[发明专利]有机发光照明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1109.1 | 申请日: | 200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5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积梅;徐洪光;庄筱磊;余峰;吕耀安;尤美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广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26 | 分类号: | H05B33/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6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发光 照明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OLED)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均匀发光的有机发光照明器件技术。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通过将有机材料和金属蒸镀于透明基板,并通过一封盖将有机薄膜和金属薄膜封装于一个密封腔体而成,这种制作工艺使得有机发光器件可以在一个基板上实现大面积化和平板化,这是有机发光照明器件优于其它普通照明光源和LED光源的最重要的特点。具有大面积化和平板化的有机发光照明器件将可以被广泛应用于LCD背光源和普通照明,只要一个独立的器件就能实现目前需要多个LED才能实现的LCD背光源和普通照明,而且将使整个背光源和照明系统的体积大大缩小。
有机发光照明器件可以被等效成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其中二极管代表照明器件中任意位置的有机发光部分,其电阻为R,它是一个与器件本身电流-电压特性相关的一个参数,电阻R1代表该发光区到阳极引出线的电阻,R2代表该发光区到阴极引出线的电阻,Ra代表阳极引出线到阳极绑定区的电阻,Rc代表阴极引出线到阴极绑定区的电阻,U为外加在照明器件上的总电压。
目前的有机发光照明器件中电极引线和绑定区位置设计不够合理,往往造成照明器件上发光部分任意两处所对应的R1、R2、Ra、Rc之和不相等,引起两处上通过的电流不相同,两处发光存在差异。这样的设计使整个器件的发光均匀性差,在连接电源的电极附近由于电流经过电阻小,发光亮度高,远离连接电源的电极处则由于流经电阻大而发光亮度低。这种发光不均匀的现象究其本质是光源每个微小处的电流不均衡。这种电流的不均衡不但影响了光源发光的均匀性,还会因为电流的聚集效应导致器件的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发光均匀性的有机发光照明器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照明器件,包括基板、基板上的阳极(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阳极上的有机功能(发光)层、有机功能(发光)层上的阴极(金属),阳极连接阳极引出线和阳极绑定区,阴极连接阴极引出线和阴极绑定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引出线、阳极绑定区、阴极引出线和阴极绑定区的图形为中心对称,且阴极引出线和阴极绑定区位于器件的对角。
进一步地,所述的阳极引出线和阴极引出线均由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和金属薄膜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阳极绑定区和阴极绑定区为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的阳极引出线、阴极引出线、阳极绑定区和阴极绑定区中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图形通过光刻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阳极引出线中金属薄膜图形通过光刻附着于基板上的金属形成或通过具有一定图形的金属掩膜版蒸发镀膜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透明导电氧化物为氧化铟锡、氧化铟锌。
进一步地,所述的附着于基板上的金属为铬、银、钼铝合金,蒸发镀膜形成的金属为铝、镁银合金。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发光照明器件,由于所述阳极引出线、阳极绑定区、阴极引出线和阴极绑定区的图形采用中心对称结构,且阴极引出线和阴极绑定区位于器件的对角,有效保证了照明器件上发光部分任意两处所对应的R1、R2、Ra、Rc之和相等,这样保证了有机发光照明器件的均匀发光,有效改善发光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有机发光照明器件等效电路图;
图2为制备器件的结构剖面图;
图3-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制备过程示意图,其中:
图3-1(a)光刻的阳极、阳极引出线、阳极绑定区和阴极绑定区图形示意图;
图3-1(b)蒸镀的有机功能层图形示意图;
图3-1(c)蒸镀的阴极、阴极引出线、阳极引出线金属部分图形示意图;
图3-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制备过程示意图,其中:
图3-2(a)光刻的阳极引线金属图形示意图;
图3-2(b)光刻的阳极、阴极绑定区、阳极绑定区图形示意图;
图3-2(c)蒸镀的有机功能层图形示意图;
图3-2(d)蒸镀的阴极、阴极引出线部分图形示意图;
图4-1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制备过程示意图,其中:
图4-1(a)光刻的阳极、阳极引出线、阴极引出线、阳极绑定区和阴极绑定区图形示意图;
图4-1(b)蒸镀的有机功能层图形示意图;
图4-1(c)蒸镀的阴极、阴极引出线金属部分、阳极引出线金属部分图形示意图;
图4-2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种制备过程示意图,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广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广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11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