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纯氯代环状碳酸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71102.X | 申请日: | 2007-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0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先林;杨志勇;刘东;汪许诚;曹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华盛化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317/34 | 分类号: | C07D317/34;B01J19/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明 | 
| 地址: | 21563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纯 环状 碳酸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制备高纯氯代环状碳酸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环状碳酸酯和氯化试剂原料;
(b)将步骤(a)的原料在强度为300~2000w,光波长为300~360nm的紫外光存在下进行光催化氯化反应,生成氯代环状碳酸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的紫外光线用于光催化前经过水层过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层的厚度为2~2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碳酸酯是具有如下结构式(I)的化合物:
式中R1为C1~C3烷基、H或C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代环状碳酸酯是具有如下结构式(II)的化合物:
所述R1选自C1~C3烷基基团,H或C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a)的反应原料中,环状碳酸酯与所述氯化试剂的摩尔比在1∶10~10∶1的范围内,优选的是,摩尔比在1∶4~4∶1的范围内;和/或
所述步骤(a)的反应原料中,所述氯化试剂为氯气;和/或
所述步骤(b)的光催化氯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50~90℃的温度范围;优选地,50~70℃。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c):
将步骤(b)得到的所述氯代环状碳酸酯进行中和得到中性氯代环状碳酸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步骤(c)包括以下步骤:
(c1)采用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作为中和试剂,中和所述步骤(b)的氯代环状碳酸酯,得到中和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为饱和溶液;
(c2)步骤(c1)得到的所述中和混合物进行分层,得到的下层液体为中性氯代环状碳酸酯;
优选地,所述中性氯代环状碳酸酯任选地进行干燥,
优选地,所述中性氯代环状碳酸酯进行减压精馏收集80~120/2~5kPa馏分,得到纯化的中性氯代环状碳酸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c1)中的碱性物质选自:金属氢氧化物、金属碳酸盐、金属碳酸氢盐、路易斯碱或其组合。
优选地,所述金属氢氧化物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氢氧化钙或其组合;
优选地,所述金属碳酸盐选自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或其组合;
优选地,所述金属碳酸氢盐选自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或其组合;
优选地,所述路易斯碱选自三乙胺、二乙胺、正丁胺、乙二胺、己二胺、三丁胺、二丁胺、二甲基丙胺或其组合。
优选地,所述步骤(c1)的中和试剂与生成的酸性氯代碳酸酯重量比为0.5∶1~3∶1。
10.一种紫外发光设备,用于催化环状碳酸酯进行光催化氯化反应,得到氯代环状碳酸酯,所述紫外发光设备包括:
-电源(1);
-冷却水夹套(2);
-灯管(3);所述灯管(3)设置在所述冷却水夹套(2)的内部,
所述灯管(3)包括汞发光极(31)和石英玻璃管(32),
所述汞发光极(31)与所述电源(1)连接,使得所述汞发光极(31)可以通电成为光源;
所述石英玻璃管(32)设在所述汞发光极(31)的外部,容纳所述汞发光极(31),并对所述汞发光极(31)的光线进行过滤,得到强度为300~2000w、光波长为300~360nm的紫外光;
其中所述石英玻璃管(32)的外壁和所述冷却水夹套(2)的内壁之间具有2~20mm的过滤水层(4),所述过滤水层(4)对所述紫外光进行过滤,得到的紫外光用于催化环状碳酸酯进行光催化氯化反应,得到氯代环状碳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华盛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华盛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110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折叠车
- 下一篇:办公桌的横梁转角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