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置导轨可调扳手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0611.0 | 申请日: | 2007-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7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温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昆杰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12 | 分类号: | B25B13/12;B25B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1108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导轨 可调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旋紧螺母等零件的手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导轨可调扳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调节扳手一般包括手柄和连接在手柄前端的固定钳体、活动钳体和一个蜗轮蜗杆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用来控制活动钳体的运动以达到不同的开口度,使用者需要花费时间去旋转蜗轮;或者为了使钳口的靠近更简便,使用电动化的可调节扳手,这种扳手通过电池驱动马达以加快钳体运动来调节钳口的张开和闭合,节省了调节钳口的时间。以上两种工具都需要一些机械驱动或传输以实现调节功能。或者是结构复杂,或者是调节速度慢。不能同时满足结构简单、调节速度快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速度快的内置导轨可调扳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导轨可调扳手,包括连成一体的手柄和固定钳体以及与固定钳体活动相连的活动钳体,其特点是,所述的固定钳体上设有供活动钳体滑行的台阶形滑孔,滑孔的周边形成活动钳体的内置导轨;所述的活动钳体嵌装在固定钳体的台阶形滑孔内可沿内置导轨滑行;还包括按钮、滑杆、复位弹簧和盖板;复位弹簧套装在滑杆上并与滑杆一起设置在活动钳体内;按钮固定安装在活动钳体上,其抵靠在滑杆的一侧并挡在复位弹簧的内端;盖板连接在固定钳体的外侧并与滑杆的一端固定相连;向外推动按钮可使活动钳体外移打开钳口,松开按钮则活动钳体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内移使钳口自动合拢。
所述的固定钳体的一侧设有连通滑孔的滑槽;所述的活动钳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滑杆和复位弹簧的通孔,活动钳体的一侧设有连通该通孔的螺孔;所述的滑杆与复位弹簧设置在活动钳体的通孔内;所述的按钮与活动钳体的螺孔相连并穿过螺孔抵靠在滑杆的一侧,按钮的外端从固定钳体的滑槽向外伸出并可沿固定钳体的滑槽滑动。
本发明内置导轨可调扳手结构简单,可以单手操作,具有快速调节和夹紧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内置导轨可调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内置导轨可调扳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固定钳体和手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活动定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配合参见图2、图3、图4,本发明的内置导轨可调扳手,包括手柄1、固定钳体2、活动钳体3、按钮4、滑杆5、复位弹簧6和盖板7。手柄1和固定钳体2连成一体。
配合参见图3,在固定钳体2上设有供活动钳体3滑行的台阶形滑孔21,滑孔的周边形成活动钳体的内置导轨22,在固定钳体的一侧设有连通滑孔21的滑槽23。活动钳体3嵌装在固定钳体的台阶形滑孔21内可沿内置导轨22滑行。
配合参见图4,在活动钳体3上设有用于安装滑杆5和复位弹簧6的通孔31,活动钳体的一侧设有连通该通孔的螺孔32;复位弹簧6套装在滑杆5上并与滑杆5一起设置在活动钳体的通孔31内,按钮4与活动钳体3的螺孔32相连并穿过螺孔抵靠在滑杆5的一侧且挡在复位弹簧6的内端,按钮4的外端从固定钳体的滑槽23向外伸出并可沿固定钳体2的滑槽23滑动。
盖板7连接在固定钳体2的外侧并与滑杆5的一端固定相连;向外推动按钮4可使活动钳体3外移打开钳口,松开按钮4则活动钳体3在复位弹簧6的作用下内移使钳口自动合拢。
本发明通过减少机械传动机构来简化活动钳体的靠近程序,同时,保持了工具的可调节特点并提供了一种快速调节的方式。
本发明在远离于钳体工作区域的地方设置了一个让钳体滑动的内置导轨,通过钳体的自锁特征来实现以上目的。
钳体有一个远离于用来使钳体锁定产生负载扭力的工作区域的滑槽,刚好位于使用者的手能接触到的一个属于钳体的按钮的地方。
本发明的内置导轨可调扳手当处于非使用状态时,扳手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保持闭合状态,需要使用时,使用者只需通过推动按钮以打开钳口,即可夹住工件。卸去工件后,扳手又可在弹簧力的作用下立即恢复闭合状态,操作极其简单快速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昆杰五金工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昆杰五金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06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结构的钢凿
- 下一篇:汽车起重机电动玻璃升降器的限位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