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充气轮胎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70384.1 | 申请日: | 200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1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宋忠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轮胎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11/03 | 分类号: | B60C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充气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充气轮胎,特别是涉及可提高排水性能和防止异常磨损的效果的车辆用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用轮胎的磨损进行,其排水性能下降,当因磨损而进入中期后,由于会发生打滑(Hydroplaning)现象,因此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增高。在用于提高排水性能的一般方法中,通过调节区块与凹槽的面积比率,进一步增加凹槽的面积比例。然而,虽然这种方法可以防止打滑的现象,但是另一方面却存在区块的面积缩小从而操作稳定性下降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公开有韩国专利申请第2004-0063182号、JP2006-069305A、JP2006-076349A、US6823911B1等技术。
然而,本发明人已知作为其他的问题点,还有在排水区块中,其前端位置频繁地发生异常磨损的现象。这样的异常磨损现象,是在高速行驶时,因水从凹槽间排出的过程中发生的气蚀现象(Cavitation),导致瞬间的撞击而造成的。
所谓的气蚀现象,是指液体压力降低时溶解的气体分离开,还原为气泡的现象(Henry-Dalton的法则),该气泡突然发生,体积瞬间膨胀,就会对区块造成撞击。由于该撞击,在排水区块的前端位置发生异常磨损,其结果是,该异常磨损现象会引发排水性能以及行驶性能的下降。
然而,上述介绍的技术,把焦点放在通过调整凹槽与区块的比率同时满足防滑以及操作稳定性的问题上,却没有提示解决排水区块前端发生异常磨损问题的对策。
发明内容
这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其通过在轮胎的胎肩部使用具有机翼状截面的区块,不仅维持了操作稳定性还提高排水性能,也防止在区块的前端发生异常磨损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车辆用轮胎的重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2是具有本发明的机翼状截面的区块的作用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车辆用充气轮胎包括胎面1、胎侧以及胎圈部,其特征在于,作为胎侧与胎面1的交界部分的胎肩部2,包括具有机翼状截面的区块3。具有上述机翼状截面的区块3的后缘(Trailing-Edge)31,具有比区块的其他部分高的弹性。由于上述后缘31不是轮胎承担构造强度的部分,因此可以如上述那样构成为具有高弹性且柔软。如图1所示,在与胎肩部2相邻地设置且具有机翼状截面的区块3之间,形成有入口侧狭窄且出口侧较宽的排水凹槽4,如图2所示,水沿着具有机翼截面的区块3流动。
在从入口到出口其宽度越来越宽的管中,由流体力学可知,出口侧压力(P2)比入口侧压力(P1)低。根据此原理,在高速行驶时,可以将内侧的水抽到外侧进而排出,但是若部分压力急剧降低,则在上述排水凹槽4中会发生气蚀现象(Cavitation)。由这种气蚀现象而引发气泡以及由气泡而产生的撞击,可以通过上述高弹性的柔软后缘31变形而得到缓和。
如上述说明,根据本发明,在淋湿的路面上行驶时,不仅可通过使排水凹槽入口部压力比出口部压力增大而极大的提高排水能力,另外通过高弹性的柔软后缘的变形,使施加于区块上、由气蚀现象(Cavitation)引发的气泡的瞬间压力以及撞击得到缓解,具有防止异常磨损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轮胎株式会社,未经韩国轮胎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703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闭装置
- 下一篇:硅-硼-氮陶瓷纤维先驱体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