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树植物成株移植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69991.6 | 申请日: | 2007-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5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 发明(设计)人: | 梁冠峰;彭少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政总署;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23/04 | 分类号: | A01G23/04;A01G7/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卫 |
| 地址: | 中国澳门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澳门;8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树 植物 移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树植物的移植方法。
背景技术
红树林是维护热带亚热带沿海地区生态平衡的天然屏障,除具有防汛、防浪、防风暴、护堤的功能外,也为许多海洋动物提供栖息和觅食的理想生境,被视为天然的海岸动物园;还被认为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环保型的污水处理系统;此外,红树林也是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对于研究物种的起源和进化具有重大意义。由此可见,红树林是人类的宝库,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实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红树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如淡水资源的过度抽取,渔业、水产业和工业的盲目开发,人类居住区的扩张及废物的大量排放等诸多方面都造成红树林面积的锐减。在我国东南、华南沿海的红树林,80%以上为退化次生林,红树林的衰减也导致海岸带地区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红树林的恢复和保护刻不容缓,国内一些学者已经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试验工作。就恢复而言,目前多侧重于以幼苗和繁殖体(如胚轴)作为移植或引种的对象,但由于海岸地区复杂而恶劣的生境条件以及底栖动物的破坏,幼苗和繁殖体的成活率低,温度和盐度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幼苗和繁殖体的生存,因此种群难以在短期内建立和扩大,成为红树林高效快速恢复的瓶颈。另外,外来植物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 Buxh-Ham)被广泛用作红树林的造林先锋树种,但该种具有一定的扩散能力,有可能会引起生物入侵,因此在红树林恢复中尚需慎用。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使移植或引种红树植物的生态效益难以发挥,同时也增加了红树林恢复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红树林移植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方法简单、成活率高、能有效构建和恢复红树群落的红树成株移植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1)成株选择:选择20年或以上生长良好的红树成株。
(2)移植时间:春季或秋季;一般是每年3~4月或10~11月,选择气温和潮汐都比较适宜的时间,温度太高会影响成活率,潮汐水位过高或过低也会影响移植成株的成活。
(3)成株修整:锯掉红树植物上部分枝,只保留主要枝干;剪去病枯枝、过密叉、徒长枝和干扰枝;修剪并生枝、调节枝和枝头瘪芽,只保留很少量的新枝和叶;锯口处要平滑,锯口处涂上沥青,便于保持植物体内水分,并防止细菌侵袭。
(4)根部处理:挖掘时保留整个根部直径为0.8~1.2m,长度为20~30cm;红树植物根系较脆、易折断,过大则容易断根,影响成活率且增加运输负担;过小会伤害根系,起挖时应尽量不伤及主根及树皮,搬运时要轻拿轻放,避免人为伤根;只保留树干基部根系土壤,特别注意保护气生根不受伤害。
(5)定植:起挖好的苗木及时栽植,树穴的直径比红树植物的根部或土球直径大30~40cm,深度比土球深10~20cm,株距1.2~1.5m,行距1.5~2.0m,覆土的高度要盖过根团,然后用水淹没整个树穴;入穴时要尽量减少对根系的伤害,覆土的高度以盖过根团为宜,然后用水淹没整个树穴。土球指由根系及根系土共同组成的一个球状整体。
(6)养护管理:①定植后,用竹竿构建支架支撑植株,防止植株因潮水涨落或大风吹袭而倾倒或歪斜;②以成株为中心搭支架,支撑遮阴网,防止日灼并降低植株水分蒸发;遮阴网与植物分离,防止风浪吹卷遮阴网时吹翻移植的成株;③在红树植物顶部和底部各置放一个水罐,罐中灌满海水,用棉布缠绕树干,棉布的另一端置于罐中,定期向罐中补充海水,使棉布将水运送到树干。棉布要避开可能出芽的部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红树成株移植方法操作简单、成活率高、能有效构建和恢复红树群落。这对红树林的保护以及红树植物的迁地保护意义重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成株选择:选择20年以上生长良好的红树成株;
(2)移植时间:春秋季(3-4月或10-11月),选择气温和潮汐都比较适宜的时间,温度太高会影响成活率,潮汐水位过高或过低也会影响移植成株的成活;
(3)成株修整:锯掉红树植物上部分枝,只保留主要枝干,病枯枝、过密叉、徒长枝、干扰枝均剪去,另外对于并生枝、调节枝和枝头瘪芽也进行修剪,只保留很少量的新枝和叶;锯口平滑,不损伤树皮,锯口涂上沥青,便于保持植物体内水分,并防止细菌侵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政总署;中山大学,未经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政总署;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99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浮过滤一体化水质处理系统
- 下一篇:逆滑式无级变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