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机器视觉的双集装箱定位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9094.5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1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周祖德;刘泉;吴巍;苏杭;李方敏;李景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1/00 | 分类号: | G01C11/00;G06T7/00;G06K9/4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潘杰 |
地址: | 430070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机器 视觉 集装箱 定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分割和模式识别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双集装箱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大型港口装卸容量的不断扩大,生产效率日益提高,以生产过程中物料装卸搬运费用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促使大型或高速起重机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起重量越来越大,工作速度越来越高,并对能耗和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起重装卸机械已成为港口自动化生产流程中的极其的装备。对于岸桥装卸设备而言,在装卸集装箱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路径优化,准确吊装以及节省吊装时间和劳动强度,一直是大型港口装备应用过程中十分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港口起重装卸设备的更新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气传动与控制以及检测方法的改进。将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相结合,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光缆技术、液压技术、模糊控制技术、先进检测技术应用到起重机械的驱动和控制系统,实现起重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正成为发展的趋势。
为了提高港口起重设备的工作效率、起重量等性能,各领域的最新的成果不断被采用:差动原理的应用、交流变频调速系统的应用、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以及结构力学等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集装箱的自动抓取的研究方面,一种是采用的是GPS方案,属于半自动操作,有部分工作需要人工承担;另一种是自动抓取方案则采用了激光定位或雷达探测的方案,其造价成本相当高。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检测技术测出不穷,人工智能理论也不断发展,因此,将这些理论与技术应用于起重设备上,在可以接受的造价之内,实现起重设备的全自动、智能化的抓箱控制完全是可能的,是能够取得具有国际水平的应用成果。
由于桥吊司机在起重机驾驶室内视场有限,现在港口装卸一般是单箱操作,即起重机一次抓起一个集装箱。双40英尺箱双小车起重机是最新出现的高效起重机,理论上每小时可卸80~100个40英尺箱,堪称世界最快的起重机,但目前基本是半自动化操作,最终是由司机分别控制两个吊具与两个集装箱的对准,其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机器视觉和图像识别技术,直接模拟人的双眼处理景物,使引导桥吊司机方便地实现双集装箱的自动定位,引导桥吊司机的对箱操作,从而大大减轻司机的疲劳,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的基于机器视觉的双集装箱定位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是:在现场安装高分辨相机(千万级象素),首先对相机进行标定,即确定相机的参数,包括相机进行图象采集时的内部结构所处的状态(内部参数的确定)和相机相对于所拍摄场景的位置和方向上的关系(外部参数的确定),然后相机采集集装箱或集卡图像,从图像中提取集装箱下抓点的图像坐标,进行目标匹配后,结合相机标定的参数结果测量两个集装箱的相对位置的精确值(距离、角度),最后将此计算数值传送至桥吊驾驶室,结合控制室的控制与检测装置,在空中调整两吊具的相对位置,实现两吊具与集装箱在空间上的匹配,桥吊司机只需对准其中一个集装箱,另一个集装箱就自动的对准了,进而实现从单箱操作向双箱操作的转化。
本发明的处理流程分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相机标定,以设定的已知参照物为标定,并与成像单元对应,建立物点的空间三维坐标和它们在相机图像坐标的关系。由于在码头现场相机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只需在安装完相机后对它们标定一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无需再次标定。所采用的是改进的直接线性变换法,该方法计算量小,方法直接,精度高,理论上可以达到毫米级,适应现场环境。标定结果经计算机处理后储存,作为第三部分的输入值之一。
第二部分为拍摄图像中目标提取和特征点匹配,解决在各种光照条件下集装箱的提取问题,一般可根据集装箱的具体特征加以分析,如角点、直线,并建立这特征点在两CCD成像的对应关系。设计适合现场环境各种变化的方案,并保证精度的稳定,提取的特征点图像坐标储存后作为第三部分的输入值之二。
在复杂背景下,从采集的图像中提取集装箱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后面处理的结果。如光照条件得到充分保证,集装箱区域的灰度分布较为均匀,且高于背景,对其进行提取就相对易实现。但是,集装箱装卸一般是全天候进行,其作业环境十分复杂,因此,尽管可以增加辅助的照明光源,但阳光、雨水、雾、晚上等条件下的光照还是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因此,这些都增加了目标提取的难度。
对集装箱的作业现场进行分析,并观察实际场景下拍摄的集装箱图像,可以发现:图像中地面的灰度分布较为均匀;在光照有一定保证的情况下,集装箱上部的灰度值高而且较为均匀。集装箱为立方体,其边缘在图像中的直线特征明显,各直线间的拓扑较为明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90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椅
- 下一篇:显示面板用的基板和具有该基板的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