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游戏中间件中基于延迟聚集的对等网络组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8683.1 | 申请日: | 200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2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金海;廖小飞;姚宏;贾勇;刘伟;刘三民;杨思睿;曾德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游戏 中间件 基于 延迟 聚集 对等 网络 组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应用领域,是一种基于延迟的分布式网络的构建方法,具体为一种游戏中间件中基于延迟聚集的对等网络组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网上的对战游戏种类繁多,但是大部分对战游戏都没有或者很少能够拓展到Internet上,这主要是因为这种对战游戏之间的通信有大量的广播包,如果拓展到Internet上的话,将会造成通信拥塞。所以很多玩家只能在局域网进行游戏,降低了游戏的体验。针对这种状况,虚拟局域网的技术被应用到这个领域。运用这种技术,设置一个服务器,这个服务器为每个游戏用户分配一个虚拟IP,并且把所有游戏的用户虚拟成一个局域网,这样可以让用户脱开局域网的限制,在Internet上游戏。但是这种方案是建立在CS的模式下的,因此服务器必须负责这个虚拟局域网内的每个客户的游戏包的转发,在这种客户/服务器系统模式下,服务器承担了全部的工作。当玩家不断增加的时候,服务器端的压力会越来越大,直到达到服务能力上限。这种解决方案通常是以增加服务器的数量和提高带宽的大小来增强系统的服务能力。因此,这种办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一是随着用户的增加,广播包的数量会以指数增加,其二是随着用户的不断递增,服务器的服务能力难以达到要求。
对等网络技术(Peer-to-Peer)是一项新的利用终端PC计算能力以及终端网络带宽在用户之间进行文件共享的技术。它具有可扩展性,负载均衡,灵活等优点。近几年来,基于这种技术的文件共享已基本成熟,基于这种技术的流媒体技术也日趋广泛,这也为游戏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有创造性的思路。
目前存在的对等网络的构建方法主要有结构化模式和非结构化模式。其中结构化的模式有Chord(I.Stoica,R.Morris,D.Karger,M.F.Kaasboek,and H.Balakrishnan,“Chord:A Scalable Peer-to-Peer Lookup Protocol forInternet Applications”,Proc SIGCOMM 2001,Aug.2001)Napster(http://www.napster.com/),其中非结构化的主要有Gnutellaprotocol specification 0.6(http://rfc-gnutella.Source-forge.Net),KaZaA(http://www.kazaa.com)。这些基于对等网络技术的系统与传统的C/S模式的系统相比它们更充分地利用了系统中各个节点的资源,使得系统不仅是在稳定性而且在可扩展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这些对等网络由于自身的特点又拥有一些缺点。结构化模式的系统容易造成压力负载不平衡,单一节点失效,当系统的超级节点出现问题的时候,将会对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非结构化模式的系统中冗余消息多,如何消除冗余消息,保证系统的连通性一直是重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游戏中间件中基于延迟聚集的对等网络组织方法,该方法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自适应性,改善了网络中邻居节点之间的连接状况。
本发明提供的游戏中间件中基于延迟聚集的对等网络组织方法,进入游戏平台的任一节点P均按以下步骤组织对等网络:
(1)节点P发送加入游戏频道的申请,服务器为该节点分配一个唯一的虚拟IP;
[0001]其中结构化的模式有Chor[0009](3)节点P在收到调度服务器发过来的K个候选邻居节点的信息时,分别发送索要节点请求给K个候选邻居节点;
(4)K个候选邻居节点接收到节点P索要节点的请求时,分别从自己的服务环中挑选部分节点,返回给节点P;
(5)节点P收到返回的节点后,按照下述过程测量与这些节点网络延时,将这些节点定位在自己的服务环中:
(5.1)节点P分别发送延时测量请求给所有的返回节点,并在该延时测量请求中打上时间戳;
(5.2)返回节点接收延时测量请求,再发送延时测量应答给节点P;
(5.3)节点P接收延时测量应答,并按照下式计算与另一节点之间的延迟DPX:
DPX=(节点P收到延时测量应答的时间-节点P发出延时测量请求的时间)/2
(5.4)根据延迟DPX的大小,将该节点定位在自己服务环中的一层;节点P根据不同节点与自己的延迟大小将该节点定位在自己的服务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86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