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斜拉桥塔顶斜拉索集中锚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8468.1 | 申请日: | 2007-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1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炜;刘汉顺;张巨生;张先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4 | 分类号: | E01D19/14;E01D1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盛华 |
地址: | 43005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拉桥 塔顶 斜拉索 集中 锚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斜拉索在塔顶集中锚固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巨大的客货运输市场需要大容量、快速、节能环保的交通设施,桥梁是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二十年来,斜拉桥以其轻巧、美观、经济、适用的特点,在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跨越能力不断加大。
由于受建筑高度限制不适合修建普通斜拉桥,但从美观造型和施工架设难度上选择修建矮塔斜拉桥时,索塔锚固系统若采用通常的锚固方法(如交叉锚固,钢,刚性横梁锚固法等),势必要加大主塔结构构造尺寸,且索塔锚固区受力上难以满足相关要求。为了使斜拉索得到充分利用,斜拉索的角度不宜过小,而桥塔总的设计高度不大,宜在塔顶集中锚固。
斜拉索集中锚固系统,如果结构全部采用铸钢铸件,由于铸钢在厚度上有一定的要求,使得整个锚固系统的重量很大,施工过程中整体吊装困难,且从结构受力上讲也没有必要把构件做得很厚。如果整个体系采用钢板焊接,整个锚箱内的构造将变得十分复杂,索力的传递途径变得十分复杂,对施工过程中钢板间的焊缝质量要求也相应提高。综合上述两种原因,为了使塔顶能承受巨大的索力并满足施工过程中锚固系统的吊装,需要设计新的锚固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稳定性好、工程投资低、的斜拉桥塔顶斜拉索集中锚固方法。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方式为,斜拉桥塔顶斜拉索集中锚固方法,两块铸钢1分别吊装到塔顶后与主塔混凝土6塔顶预埋锚栓5相连,使其固定在塔顶上,两侧采用高强螺栓4连接铸钢铸件1和带肋的侧向连接钢板2,焊接外侧加劲肋3,斜拉索穿索并锚固在铸钢锚面上,焊接上侧连接钢板2。
采用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1.斜拉索锚固在铸钢上,传力途径简单明确,铸钢的强度很大,能满足斜拉索锚点处的局部压应力要求;
2.顺桥向采用高强螺栓连接铸钢铸件和侧向连接钢板,使得锚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承担斜拉索的拉力作用;
3.横桥向设加劲肋板,大大提高了锚固系统的稳定性;
4.锚固系统受力简单明确,结构新颖、节约用材,有效地降低了工程投资,经济性高。
采用本发明,桥梁跨越能力,材料的利用率和经济性都将大幅度提高,适合我国桥梁建设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斜拉桥塔顶斜拉索集中锚固结构主视图
图2是斜拉桥塔顶斜拉索集中锚固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本发明两块铸钢1分别吊装到塔顶后与主塔混凝土6塔顶预埋锚栓5相连,使其固定在塔顶上,两侧采用高强螺栓4连接铸钢铸件1和带肋的侧向连接钢板2,焊接外侧加劲肋3,斜拉索穿过铸钢铸件预留孔道并锚固在铸钢锚面上,以此为固定端,斜拉索在加劲梁上一端张拉,焊接上侧连接钢板2,即形成图1、2所示的锚固结构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84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电源电路
- 下一篇:带干簧油位传感器的燃油泵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