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织换气分层混合二冲程转缸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8251.0 | 申请日: | 2007-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0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向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向南森 |
主分类号: | F02B57/00 | 分类号: | F02B57/00;F02B57/02;F02B25/20;F02B17/00;F02F5/00;F02B3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208***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 换气 分层 混合 冲程 发动机 | ||
1.一种由公知的S=4r(S—活塞行程;r—曲柄半径)的“帕森斯机构”演进而来的二冲程转缸发动机,包括一根带有互呈180°夹角的两个偏心部(1a;1b)的驱动轴(1)上的一个偏心部(1a)上活动的支承着一个矩形双顶活塞(2),(2)被包套在由旋转缸体(3)及其前后端盖(3A;3B)和火花塞(6a;6b)随转电极(6a1;6b1)组成的旋转体内的矩形滑道之中,驱动轴(1)的另个偏心部(1b)则嵌入旋转缸体后盖(3B)上开设的滑槽(3BQ)中,(3BQ)的中轴线与活塞滑道中轴线的轴向投影是正交于旋转缸体的旋转中心的,旋转缸体借其前后端盖(3A;3B)的中心轴承(3AO;3BO)支承在圆筒形机壳(4)后端中央轴承座(4Q)和其前盖(4A)上的中央轴承座(4AQ)上,机壳(4)包围旋转缸体周围有进气道(4a1;4a2;4a3);出气道(4b),弧形高压电极(5),驱动轴(1)的前后两端分别偏心地穿过机壳前盖(4A)上的中央轴承座(4AQ)和机壳后端中央轴承座(4Q),驱动轴(1)对中央轴承座(4AQ;4Q)的偏心距r等于驱动轴上两个偏心部(1a;1b)的偏心距r,这样,驱动轴(1)旋转时借其偏心部(1a)通过活塞(2)拨动旋转缸体旋转,驱动轴的另个偏心部(1b)也利用旋转缸体后盖(3B)上的滑槽(3BQ)拨动旋转缸体旋转,不过它只起消除脱节现象利于起动的作用。驱动轴转两周旋转缸体转一周,这是公知的“帕森斯机构”的特征。在旋转中活塞(2)相对于旋转缸体是往复运动,但却无往复惯性力,因为活塞的重心是匀速旋转运动。往复运动的活塞与包套活塞的设有进排气道(3a1;3a2;3b1;3b2)的旋转气缸和驱动轴等即构有两个工作腔(Q1;Q2)的双动二冲程转缸发动机主体。
还包括有前置进气道(7)及其上安装的预制分层混合气点火层混气配制喷油器(Fa),调节层混气配制喷油器(Fb),(Fa;Fb)的喷油泵(Ja;Jb),(Ja;Jb)可以是机动的也可以是电动的,以及断电器、换气泵等,换气泵可以是独立的,或发动机自身兼具的。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缸内排气窗口开设在按转向言是“前进面”的气缸壁上,进气窗口则是开设在“后进面”上的。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气缸旋转体与机壳的接触,仅在前后中央轴承座(4AQ;4Q),除此而外二者是以间隙相持的。点火时高压电流要跳过两个间隙产生火花:一为缸外间隙火花,即弧形电极(5)与随转电极(6a1;6b1)的间隙火花;另则为火花塞缸内间隙火花,这种送电方式省去了配电器.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气缸体(3)上的进出气道(3a1;3a2;3b1;3b2)按转向言均为后弯的,排气方向与旋转方向相反,排气射流的反作用力是推动缸体旋转作功的,可以回收部份废弃能量的。转缸进排气口可以设计成扫过或不扫过机壳排、进气口的。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是在于组织换气,即在圆筒形机壳(4)上的进气口道分为(4a1;4a2;4a3)前、中、后三段,前段(4a1)供送的是纯空气作为换气前驱形成隔离层以阻新进混合气随换气流失和受废气掺混以确保换气后的混气品质(前驱纯空气的大部分是要排出缸外的),中段(4a2)供送的是预制分层混合气,后段(4a3)供送的又是纯空气,其量以能将存留在转缸进气道(3a1;3a2)中的分层混合气完全送入气缸为度。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整个换气流路中有四个串连的“阀”:第一“阀”是缸体进气道(3a1;3a2)前口与机壳进气道口构成的进气“阀”,第二“阀”是缸体进气道(3a1;3a2)后口与活塞(2)构成的进气“阀”第三“阀”是缸体出气道(3b1;3b2)前口与活塞(2)构成的出气“阀”,第四“阀”是缸体出气道(3b1;3b2)后口与机壳出气道口构成的出气“阀”。因而要进气、出气必须相应两“阀”同是启开的,而不进、出气只需相应一“阀”是关闭的,故可使第二、三“阀”同时启闭,而第一、四“阀”则可视需要给定启闭时间,当然第一“阀”的启开时间必须在缸内气压降到低于进气压力之后,关闭时间可与第二“阀”同时或稍后,第四“阀”的启开时间可与第三“阀”同时或稍前,而关闭时间若定在第三“阀”关闭之前,则可收到明显的增压进气效果,公知增压进气可提高功率及促进燃烧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向南森,未经向南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82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使防砂材料有效定位的携载式防砂射孔器
- 下一篇:一种空腔模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