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吊挂引擎的摩托车车架锁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8166.4 | 申请日: | 200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4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蔡丰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00 | 分类号: | B60K5/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琼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挂 引擎 摩托车 车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挂引擎的摩托车车架锁付装置,尤其涉及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及方便锁付的锁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法规对于重型摩托车的修定,使重型摩托车得以普及化, 因此摩托车车体引擎80等构件越来越大,使得摩托车内构件的配 置组装,也要更加善用摩托车内的空间,才可以使得摩托车的外形 较为精巧。
其中引擎80藉由锁付装置70而吊挂组接于摩托车车架90 上,请参阅图8所示,锁付装置70包含有一组设于车架90上的 吊挂板、以及一组螺纹相啮合的螺杆75、螺帽76,该组吊挂板 包含有一左板71及一右板72,且分别设有相对的一左吊挂孔及 一右吊挂孔,且左、右板71、72外侧面设有一加强部73并延 伸连接至车架90,藉此提高该组吊挂板的支撑力,其中螺帽76 设于左板71外侧,且左板7 1外侧有引擎传输壳体74,螺杆75 可由右板72外侧依序插入右吊挂孔及左吊挂孔中,并与螺帽76 锁固,其中引擎80设有二吊挂部81,且该二吊挂部81位于该 二吊挂板71间,并螺杆75可以穿入而组接。
上述中,锁付该螺杆75时,容易造成螺帽76一起旋动, 无法稳固锁付固定引擎80,且因左板71外侧有引擎传输壳体 74阻挡,无法使用工具77(如:T字形工具、扳手工具等)来 固定螺帽76,所以无法防止螺帽76的转动,反之右板72的外 侧无阻碍物阻挡,所以可以轻松将螺杆75穿入并锁上,因此有人 将该螺帽76焊接于该左板71上,但因螺帽76位置精确度不易 控制,造成螺杆75无法穿过螺帽76而锁付。
请参阅图9所示,另有人设计出一解决方案,其将一加强部 73切割出一缺口78,以提供足够空间让工具77可由该缺口伸 入固定该螺帽76,而不会受到其它构件的阻碍,但如此会降低加 强部73的强度,进而影响左板71的支撑力,使引擎80无法稳 固组设于摩托车车架90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挂引擎的摩托车车架锁付装 置,藉此设计,改善现有锁付装置不易锁固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吊挂引擎的摩托车车架锁 付装置,包括二吊挂板、二加强部、一螺帽及螺杆,该二吊挂板设 于摩托车车架上并皆设有相对的吊挂孔,该二加强部分别设于该二 吊挂板外侧边,并延伸连接至摩托车车架,该螺杆可依序穿入吊挂 孔,并与该螺帽相啮合固定,其特征在于:
其中一加强部上设有一定位片,该定位片包含有一片体及一 缺口部,该缺口部可以提供该螺帽的放置及定位。
综上所述,本发明吊挂引擎的摩托车车架锁付装置,藉由该 定位片的设计,使得该螺帽放置于该缺口部得以定位,而不会随该 螺杆的旋入连带转动,因此使得该螺杆与该螺帽相锁固,以达到固 定引擎的目的,且该定位片的设置,可以不需要使用其它工具固定 螺帽,故不会有受到空间配置而不易锁故的情形,甚至不会产生加 强部受到破坏而影响支撑强度的情形,除此之外,该定位片的设置, 使得吊挂引擎于车架上的作业可以一人独立完成,不需要其他人协 助把该螺帽定位,因此本发明吊挂引擎的摩托车车架锁付装置为一 可以稳固锁固引擎且便利吊挂作业的锁付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吊挂引擎的摩托车车架锁付装置的一较佳实施 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吊挂引擎的摩托车车架锁付装置的一较佳实施 例的放大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吊挂引擎的摩托车车架锁付装置的一较佳实施 例的立体剖面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吊挂引擎的摩托车车架锁付装置的一较佳实施 例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吊挂引擎的摩托车车架锁付装置的一较佳实施 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吊挂引擎的摩托车车架锁付装置的另一较佳实 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吊挂引擎的摩托车车架锁付装置的再一较佳实 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8:为现有吊挂引擎的摩托车车架锁付装置的立体组合示意 图。
图9:为现有吊挂引擎的摩托车车架锁付装置的锁付方式立体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吊挂引擎的摩托车车架锁付装置的一较佳 实施例,其中,锁付装置30设于车架10上,引擎20顶面设有 一吊挂部21,并藉由锁付装置30将引擎20吊挂于车架1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81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