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黄铁矿(FeS2)作为能源共同培养微生物的组合体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67496.1 申请日: 2007-10-29
公开(公告)号: CN101173239A 公开(公告)日: 2008-05-07
发明(设计)人: C·P·A·莫拉莱斯;I·L·M·帕迪利亚;O·R·巴迪利亚 申请(专利权)人: 拜奥希格马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郭建新
地址: 智利*** 国省代码: 智利;CL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采用 黄铁矿 fes sub 作为 能源 共同 培养 微生物 组合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黄铁矿(FeS2)作为能源共同培养微生物的组合体的方法。本发明特别涉及黄铁矿作为能源在分离的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和Acidithiobacillusthiooxidans型微生物(分别称为Wenelen DSM 16786和LicanantayDSM 17318)的组合体的共同培养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培养微生物时,人们常常使用人造的或特意配制的培养基,它们往往基于高纯度的有机和/或无机化学品。其目的通常是将与微生物的需要有关的变量控制到最大值,以及避免所有潜在的污染源和微生物生长抑制作用。

例如,At.ferrooxidans和At.thiooxidans的实验室规模的生长已经描述于Silverman,M.P.&Lundgren D.G.1959.“Studies onthe chemoautotrophic iron bacterium ferrobacillusferroooxidans I.An Improved Medium and a Harvesting Procedurefor Securing High Cell Yields”.Journal of Bacteriology.77:642-647,和Cook,T.M.1964.“Growth of Thiobacillusthiooxidans in shaken culture”.Journal of Bacteriology.88:620-623。

已经证明,以前的方法非产适合于实验室规模、甚至有时中试规模的微生物培养,然而由于经济上的原因,这种方法就不实用了,特别是当应对大规模生物量生产的时候。对这个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案是采用工业级的试剂,采用它降低了培养基的成本,但是增加了潜在的污染源,而且添加了可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杂质。

因此,为了在工业条件下培养微生物,已经描述了基于技术级的硫酸铵和磷酸钾的配方(Hackl等,美国专利号US 5,089,412)。类似地,在智利专利申请CL 2731-2004和CL 2101-2005中分别使用被称为改进的9K(3.0g/L的(NH4)2SO4、0.5g/L的K2HPO4、0.5g/L的MgSO4·7H2O、0.1g/L的KCl和0.1g/L的Ca(NO3)2、30g/L的FeSO4·7H2O)和9KS(3.0g/L的(NH4)2SO4、0.5g/L的K2HPO4、0.5g/L的MgSO4·7H2O、0.1g/L的KCl、0.1g/L的Ca(NO3)2、1%的元素硫或者另一种还原硫化合物)的培养基。

人们已经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即,在例如上文提到的那些培养基中培养微生物时,最终生物量浓度受到用作能源的基质的浓度的限制,还受到所述基质和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基质代谢产物这两者所施加的生长抑制作用的限制[LaCombe,J.,Lueking,D.1990.“Growthandmaintenance of 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cells”.Applied and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56:2801-2806;Nagpal,S.1997.“Astructured model for 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growth on ferrousIron”.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53.310-319]。

另一方面,获得的微生物的类型取决于使用的能源的类型:Fe2+化合物形式的铁(对于铁氧化微生物),以及硫化合物-呈氧化态-2、0和+4一(对于硫氧化微生物)。

上述情况构成了混合的生物量生产过程(铁和硫氧化)的设计中的限制因素,因为不同的菌株要求不同的生产条件例如不同的基质和p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奥希格马公司,未经拜奥希格马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74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