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67389.9 | 申请日: | 2007-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7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 发明(设计)人: | 吴启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30/06 | 分类号: | H01F3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 宁;张华辉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换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电磁感应而产生电力转换的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各类电子设备普及,而部份较精密电子设备需稳定的电力来源供应其工作所需,因此市内电力需要经过换流器等电力转换装置将电力转换为波形更单纯的直流或交流电力,而由法拉第定律可知,该换流器必须具有两个互相独立的线圈组以及一导磁元件形成一磁通路,借由其中一线圈组的电流变化而使另一线圈组产生一感应电流,该类换流器已有许多先前的创作,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50302号的“用于冷阴极管换流器的变压器”,该创作的构成包括一铁芯组、一第一绕线架、一第二绕线架以及一第三绕线架,其中该第一、第二或第三绕线架中的其一绕有一初级圈,而另外两绕线架绕有各次级圈,而可从其图式得知该第一、第二或第三绕线架大致上彼此平行并排组成,而该换流器是利用该铁芯组自该第一、第二与第三绕线架的两端嵌入固定,因此难以纵向串接另一换流器以扩充其驱动负载的数量,且横向连接三个绕线架所需的铁芯较多、线架面积又较大,因而成本难以降低,具有其待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换流器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借由其结构的组合以扩充其实用性以及降低成本,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包括供导线绕组缠绕的一第一绕线架、一第二绕线架、一第三绕线架以及一壳体,该壳体设有两穿设口且该第一绕线架、该第二绕线架与该第三绕线架各设有一贯孔与该穿设口供一铁芯组穿设串接该第一绕线架、该第二绕线架与该第三绕线架形成一磁封闭回路,并且该第一绕线架、该第二绕线架与该第三绕线架各别设有多个引线接脚,该第一绕线架是以两端的绝缘挡板区隔出一低压绕组槽,该第二绕线架是以两端的绝缘挡板区隔出一第一高压绕组槽,该第三绕线架是以两端的绝缘挡板区隔出一第二高压绕组槽,而该第一绕线架、该第二绕线架与该第三绕线架可任意组合串接而调整高低压绕组位置并组设于该壳体。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绕线架、该第二绕线架与该第三绕线架内设有至少一绕组槽挡板。
前述的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二绕线架与该第三绕线架的绕组槽挡板上设有至少一引线槽。
前述的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绕线架、该第二绕线架与该第三绕线架于相接的一端各设有至少一绝缘挡板。
前述的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其中所述的壳体包括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中设有一固定该第一绕线架、该第二绕线架与该第三绕线架的线架组设槽。
前述的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其中所述的穿设口设于该线架组设槽的两端。
前述的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二绕线架、该第一绕线架以及该第三绕线架以该贯孔贯通的方向依序排列并组设于该壳体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该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主要包括一壳体、一第一绕线架、一第二绕线架以及一第三绕线架,该第一绕线架、第二绕线架以及第三绕线架组设于该壳体内,该壳体两端各设一穿设口,该第一、第二与第三绕线架各设有一贯孔与该穿设口形成一通道供一铁芯组穿过而串接,其中该第一、第二与第三绕线架各以至少一绝缘挡板分别区隔出一低压绕组槽、一第一高压绕组槽以及一第二高压绕组槽,而该第一绕线架、该第二绕线架与该第三绕线架组设于该壳体中,且固定于该线架组设槽由该铁芯组穿入而串接。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组合式线架的换流器结构可依不同使用情况而利用该铁芯组串接成适宜的绕组数量,达到前述扩充该换流器实用性以及降低成本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换流器结构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并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73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