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紧凑型荧光灯和制造紧凑型荧光灯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67088.6 | 申请日: | 2007-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0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 发明(设计)人: | I·维尔兴;F·帕普;J·富勒普;L·班库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J61/00 | 分类号: | H01J61/00;H01J61/02;H01J61/36;H01J61/30;H01J61/5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建春;黄力行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紧凑型 荧光灯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紧凑型荧光灯(CFL),且更具体地说,涉及可以替代通用白炽灯的紧凑型荧光灯。还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具有外壳和在外壳内的镇流器电路的低压紧凑型荧光灯。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已知的和市场上可买到的低压放电灯为所谓的紧凑型荧光灯。这些灯确定要代替在工业和家庭应用的广泛领域中使用的白炽灯。这些灯的主要优势在于低功率消耗和较长的寿命。然而,CEL的缺点为它们相对较高的价格和较大长度尺寸。已经提出了许多配置来解决这种长度尺寸问题。这些解决方案包括多管排列和盘管排列。
美国专利第4,527,089号公开了一种紧凑型荧光灯(CFL),其包括被机械地形成为一个组件并插入到外壳内的多个单独的管。单独的末端开口的管通过电弧引导机构彼此连接以形成连续的电弧路径。外壳具有圆柱形状,被全密封并且包括电弧产生和持续介质,诸如汞和氩的气氛。作为引入线的荧光灯的电线被引导穿过用作圆柱形外壳的密封件的张开部(flare)。向荧光灯提供能量的镇流器电路位于外壳外部而且因此其需要特殊的接触单元与排列。
美国专利第4,600,856号描述了一种紧凑型低压电弧放电灯,其具有摩擦地嵌入到底板中的孔内的多个管。底板保持在密封的外壳内部的固定位置但是在外壳或灯泡中并不存在内置的镇流器。这种构造的CFL必须连接到外部镇流器,该外部镇流器需要外部电连接和特殊连接机构来将镇流器连接到电源。
美国专利第6,064,155号公开了一种带外壳的荧光灯,所述外壳在标准爱迪生型底座上具有白炽灯的外部形状。放电管绕外壳的轴线卷绕成盘管并且被设置到外壳内。镇流器也被设置在外壳内。隔热屏被设置在灯与镇流器之间以使灯与镇流器隔热,因此来自灯的热量将不会不利地影响到镇流器。虽然这种灯设有在外壳内部的集成镇流器,但是由于使用设置在灯与镇流器之间的隔热屏,在生产期间可能产生严重的困难。由于并未公开且因此从这个文献也不清楚如何在外壳内部定位并固定灯和镇流器电路和如何建立灯电极与镇流器电路之间或镇流器电路与底座之间的电连接。
因此,存在对于在外壳内部具有集成镇流器和改进的配置的紧凑型荧光灯的需要,以便使灯更易于生产并因此提供更廉价的CFL。也存在对于改进的生产方法的需要,这种改进的生产方法容易地组合常规制造步骤并且因此和大规模生产相适合。本发明设法提供一种紧凑型荧光灯配置,其易于支持不同类型的放电管配置。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紧凑型荧光灯,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放电管的放电管排列,该放电管由玻璃形成,封入填充有放电气体的放电体积且具有设置在放电管的内表面上的荧光磷光体涂层。放电管形成连续的电弧路径并且设有设置在电弧路径的每一端的电极。该灯也包括通过引入线连接到电极和通过引出线连接到电源电压的镇流器电路以控制在放电管中电流。灯泡形的外壳具有封入该管排列的大体上球形的部分和封入该镇流器电路的细长末端部分。在底座侧上具有开口端的外壳的末端部分被与外壳相同材料的封闭机构封闭并端接(terminate)。该封闭机构设有管状开口。引出线彼此隔离并且被引导穿过管状开口到底座以通过插座将所述灯连接到所述电源电压。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示范性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制造紧凑型荧光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种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大体上球形的部分和止于底座侧上的开口端的细长末端部分。该外壳的细长部分的开口端被与外壳的材料相同的材料的封闭机构封闭并端接。该封闭机构包括管状开口。通过在大体上垂直于外壳主轴线的平面中沿圆周线进行切割将外壳分成两个部分。上部接纳带引入线的放电管排列且在底座侧被封闭机构端接的下部接纳带接点的镇流器电路,所述镇流器电路的接点用于电源的引出线与放电管排列的引入线。放电管排列的引入线和电源的引出线被连接到镇流器电路的各自接点,从而提供灯镇流器组件。灯镇流器组件的镇流器电路部分被引入到外壳的下部内且引出线被引导穿过封闭机构的管状开口。使外壳的两个分开的部分沿分开线彼此接触。外壳的上部和下部沿分开线被连接和密封。外壳设有底座且引出线被连接到底座的接触端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70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