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防写保护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66972.8 | 申请日: | 2007-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0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曲忠英;丘国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2/14 | 分类号: | G06F12/14;G06F2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亮 |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本 输入输出 系统 防写 保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防写保护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防写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以下简称BIOS)是存储在可编程存储器(programmable memory)中,并且在电脑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保证电脑系统的稳定性,而不希望因为一些误操作,使得BIOS更新错误,而造成电脑系统无法使用。因此,使用者必须对存储BIOS的可编程存储器进行防写,以保护BIOS的数据。
就目前存储BIOS的可编程存储器来说,例如为芯片SST49LF080A,此芯片是利用写入保护(Write Protect,以下简称WP#)信号、顶端开机锁定(Top BootLock,以下简称TBL#)信号,来控制BIOS的数据是否需要进行防写。其中,TBL#信号用于保护可编程存储器中顶部64KB的数据,而WP#信号则用于保护可编程存储器中顶部64KB以外的数据。
详细来说,可编程存储器中用以存储BIOS的开机区块(boot block),其所占的存储器大小通常不会大于64KB。因此,在传统技术中,BIOS的防写保护方法会将WP#信号的电平设为逻辑1,以致使可编程存储器中顶部64KB以外的数据持续处于非防写状态。至于存储器中顶部64KB的部份,则通过主板(motherboard)上一跳线(jumper)来决定其是否处于防写状态,因为跳线的连接方式可以将TBL#信号的电平切换至逻辑0或逻辑1。值得注意的是,当开机区块的大小大于64KB时,单靠TBL#信号就无法实现对开机区块的完全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防写保护方法,藉此可以完善地保护存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存储器中的数据。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防写保护方法,适用于可编程存储器,且此可编程存储器具有第一区块与第二区块。上述防写保护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依据一跳线开关的导通状态,产生第一信号。读取第一信号。判断第一区块是否处于防写状态。当第一区块处于防写状态时,将第二信号的电平转换为第一电平,以对第二区块进行防写保护。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防写保护方法还包括:将第二信号的初始状态设定为第二电平。另外,上述第一电平为逻辑0时,而第二电平则为逻辑1。或是,上述第一电平为逻辑1时,而且第二电平则为逻辑0。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防写保护方法还包括:当第一区块处于非防写状态时,更新可编程存储器中的数据。此外,第一信号可透过第一通用传输介面进行传送,且第二信号可透过第二通用传输介面进行传送。另外,上述可编程存储器例如是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PROM)或是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
本发明通过读取跳线开关所产生的第一信号,来判断可编程存储器的第一区块是否处于防写状态。当可编程存储器的第一区块处于防写状态时,则调整第二信号的电平,以便将可编程存储器的第二区块也进行防写保护。如此一来,可编程存储器的第一区块与第二区块即可以完全被防写保护,而不必担心当开机区块所占存储器的大小过大时,而开机区块的数据无法完全地被保护。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脑系统的部份电路方块图。
图2绘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防写保护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精神之前,首先假设本发明所述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防写保护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脑系统。举例来说,图1绘示为一般电脑系统的系统方块图,其中电脑系统100包括跳线开关110、南桥芯片120与可编程存储器130,且可编程存储器130包括第一区块与第二区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69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