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转换器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66457.X | 申请日: | 2007-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3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 发明(设计)人: | 罗南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9G3/20;G02F1/1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金国;梁挥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液晶显示器 转换器 及其 驱动 方法 | ||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06年11月13日在韩国提出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06-0111602号的优先权,在此将其全文引入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尤其涉及用于液晶显示器中的转换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是一种具有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液晶层形成在上下基板(透明绝缘基板)之间的显示装置。通过控制施加在液晶层上的电场,以使液晶层材料的分子排列发生改变从而控制透过液晶层的透光量并在上基板显示表面上显示所需的图像。
LCD包括液晶模块(LCM),用于驱动LCM的驱动电路单元,和覆盖并保护LCM的外壳。
LCM包括液晶面板,其中在两个透明绝缘基板之间形成矩阵排列的液晶分子,用于向液晶面板提供光的背光组件,和用于保护液晶面板和背光组件的壳体。
背光组件用于发射光线,其采用冷阴极荧光灯(CCFLs),或者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s)或者类似光源。
采用CCFLs或者EEFLs的背光组件一般采用将用于驱动灯管的DC电源转换成AC电源的转换器。
转换器包括向输出端口提供AC电源的变压器,和连接在变压器第二侧和灯管之间用于限制并平衡施加在每个灯管上的电流的平衡电容,并使得转换器输出端口之间的电阻与灯管电阻相匹配。
然而,当采用现有技术的转换器驱动背光组件时,会出现由于在初始驱动期间灯管的等价电容和平衡电容之间电阻构成的不平衡引起的局部不清晰,从而导致显示质量的下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中的转换器和驱动方法,充分避免了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LCD)的转换器,其可以使得输出端口和灯管之间的电阻背离、输出端口的负载最小化,适当降低驱动频率并在初始驱动时段施加所降低的频率,以及一种驱动上述装置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优点是提供了一种用于LCD的转换器,可减轻由于阻抗背离引起的局部不清晰现象并获得高显示质量,以及一种驱动上述装置的方法。
本发明另外的优点、目的和特点将在以下的描述中提出,其中一部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从描述中明显看出,或者通过对发明的实践领会到。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从文字描述和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中了解和获得。
为了达到上述这些目标和其他优点,并且依照本发明的目的,作为具体和广义的描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LCD的转换器,其包括:一DC/AC转换单元,用于将来自电源的DC电源转换为AC电源;一变压器,将来自DC/AC转换单元的AC电源转换为高压AC;和一频率控制器,用于确定DC/AC转换单元的输出频率,从而在处于初始驱动液晶面板的初始驱动时期具有一初始驱动频率,从而使得DC/AC转换单元的输出在初始驱动时期之后具有比初始驱动频率大的正常驱动频率。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LCD的转换器的驱动方法,其包括:将施加到输入端口的DC电源转换为AC电源;将AC电源转换为高压AC并输出;控制施加到输入端口的DC电源到AC电源的转换,使得该AC电源在初始驱动时期具有初始驱动频率;并控制施加到输入端口的DC电源到AC电源的转换,使得该AC电源在初始驱动时期之后具有大于初始驱动频率的正常驱动频率。
附图说明
附图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其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在附图中:
图1所示的是采用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转换器的液晶显示器(LCD)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的是图1中所示的转换器的具体结构图;
图3A和3B所示的是图2中所示的频率控制器的具体结构图;
图4A和4B所示的是由图1中所示的转换器提供到灯管的高压AC的波形图;
图5所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转换器驱动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未经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64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