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板粘合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66398.6 | 申请日: | 2003-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8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硕;姜明求;林永国;郭洙旼;金钟翰;金兴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B32B38/18;B32B3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金国;梁挥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粘合 | ||
该申请是2003年11月14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0310113598.7(发明名称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板粘合机”)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申请要求享有2002年11月16日提出的P2002-71366、P2002-71368和P2002-71370号以及2002年11月18日提出的P2002-71714号韩国专利申请的利益,其在此全部引用以作参考,就如同其在此全部阐明一样。该申请参考引用了两个处于审理中的申请,这两个申请分别是:2002年6月28日提出的编号为10/184,096,题目为“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系统和方法”(律师牌号:8733.666.00)的申请;2002年6月28日提出的编号为10/184,088,题目为“制造液晶显示器的系统和用该系统制造液晶显示器的方法”(律师牌号:8733.684.00)的申请,本申请涉及上述两份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LCD)装置,尤其涉及便于制造大尺寸LCD装置的基板粘合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对那些能够在薄而轻的外壳内产生高质量图像并且耗能低的显示器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科学研究已经产生出各种平板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器(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D)和真空荧光显示器(VFD)。这些显示技术中的一些技术已经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显示器中。
在各种类型的平板显示装置中,显示质量优良、重量轻、尺寸薄且功耗低的LCD装置已广为应用。实际上,在便携式装置如笔记本PC计算机中,在选择显示器时,LCD技术已经替代了阴极射线管(CRT)。此外,甚至在台式PC和电视监视器中,LCD装置也变得更为普遍。
尽管在LCD技术中已经有多方面的技术开发,但是,与LCD装置的其他特征和优点方面的研究相比,一直缺乏对增强LCD装置图像质量的研究。因此,为了增加LCD装置作为显示器在各种应用领域中的使用,必须开发能够以大尺寸屏幕显示高质量图像(例如具有高分辨率和高亮度的图像)的LCD装置,这种LCD装置同时仍能保持重量轻、尺寸最小且功耗低的特点。
LCD通常通过以下步骤制造:将一种有图案的密封剂材料涂到两个基板之一上,令该有图案的密封剂材料设有一注入孔,在真空状态下将两个基板粘合到一起,通过该注入孔注入液晶材料,将其注入到两个所粘合基板之间的空间内。还有一种建议,就是可以通过一种分配法而不是注入法为LCD提供液晶材料。例如,可以理解第2000-284295号和2001-005405号日本公开专利公开了一种液晶材料的分配方法,其中在分配液晶并将密封剂材料涂到两基板之一上之后,在真空状态下将两基板中的另一个粘合到所述的基板上。
通常,液晶材料分配法比液晶材料注入法更有利,因为它们减少了制造LCD板所需的制造步骤数量(例如,省略了形成液晶注入孔、注入液晶材料、密封液晶注入孔等步骤),由此简化了LCD板的制造过程。因此,通过分配液晶材料制造LCD板已经成为近来研究的主题。
图1和2示出了制造形成有所分配液晶材料的LCD板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现有技术基板粘合设备。
参见图1和2,这种现有技术LCD装置基板粘合设备配备有支架10、上工作台21、下工作台22、密封剂分配部件(图中未示)、液晶材料分配部件30、上腔室单元31、下腔室单元32、腔室移动装置和工作台移动装置。
密封剂分配部件(图中未示)和液晶材料分配部件30通常设置在支架10的一侧部分处。此外,上腔室单元31和下腔室单元32分别可以彼此连接在一起以粘合LCD板的基板。
腔室移动装置通常包括一驱动电机40,该电机40用来将下腔室单元32横向移动到预定位置,在这些预定位置上,要粘合基板(S2),涂布密封剂材料,以及分配液晶材料(S1)。工作台移动装置包括用来将上工作台21上升和下降到预定位置的驱动电机50。
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使用该现有技术基板粘合设备制造一LCD板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未经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63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拆装便携式夹紧装置
- 下一篇:烟花爆竹安全燃放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