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电池充电操作进行控制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65623.4 | 申请日: | 2007-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2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俊一;浅田忠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 主分类号: | H02J7/14 | 分类号: | H02J7/14;H02P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德山;朱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充电 操作 进行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对安装在车辆上的电池的充电状态进行控制的装置,所述车辆提供有对安装在所述车辆上的发电机进行驱动的内燃机,所述电池由来自所述发电机的电力来充电,所述装置包括:
设定单元,其设定旨在控制所述电池的充电状态的目标值,使得当依赖于所述引擎的转数的所述内燃机的效率较高时所述目标值较高;
确定单元,其确定所述车辆是否处于减速状态;以及
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发电机的转动状态,以使所述发电机i)当通过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车辆处于所述减速状态时,能够进行再生,以及ii)当通过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车辆不处于所述减速状态时,能够进行发电,以使所述电池的充电状态能够达到所述目标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包括:
另一确定单元,其确定所述电池的充电状态是否在指示高于参考值的电池的充电状态的预设充电状态范围内;以及
另一控制单元,当通过所述确定单元确定车辆不处于所述减速状态中并且通过所述另一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电池的充电状态在所述预设充电状态范围内时,所述另一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发电机的转动状态,使得所述发电机的发电效率变得更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设定单元包括紧固到所述电池的端子或外壳的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的充电/放电电流,以设定所述目标值,并且
所述设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所述另一确定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另一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流传感器集成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基于所述发电机的转数来确定所述车辆是否处于所述减速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所述车辆的加速度,且所述确定单元基于通过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所检测的加速度来确定所述车辆是否处于所述减速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基于从外部设备发送的信号来确定所述车辆是否处于所述减速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外部设备是用于电控制制动系统的电子控制设备,该电控制制动系统安装在所述车辆上,并被形成用于提供示出所述车辆的减速状态的信号,以及
所述确定单元基于来自所述电控制制动系统的所述信号来确定所述车辆是否处于所述减速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外部设备是用于对提供给所述引擎的燃料进行控制的电子控制设备,所述电子控制设备提供用于指示要被注入到所述引擎的燃料量的信号,以及
所述确定单元基于来自所述用于对提供给所述引擎的燃料进行控制的电子控制设备的所述信号来确定所述车辆是否处于所述减速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设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所述另一确定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另一控制单元被合并到用于控制所述引擎的控制装置中。
10.一种用于对安装在车辆上的电池的充电状态进行控制的装置,所述车辆提供有对安装在所述车辆上的发电机进行驱动的内燃机,所述电池由来自所述发电机的电力来充电,所述装置包括:
目标值设定装置,所述目标值设定单元设定旨在控制所述电池的充电状态的目标值,使得当依赖于所述引擎的转数的所述内燃机效率较高时所述目标值较高;
确定装置,其确定所述车辆是否处于减速状态;以及
控制装置,其控制发电机的转动状态,以使所述发电机i)当通过所述确定装置确定所述车辆处于所述减速状态时,能够进行再生,以及ii)当通过所述确定装置确定所述车辆不处于所述减速状态时,能够进行发电,以使所述电池的充电状态能够达到所述目标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包括:
另一确定装置,其用于确定所述电池的充电状态是否在指示高于参考值的电池的充电状态的预设充电状态范围内;以及
另一控制装置,当通过所述确定装置确定所述车辆不处于所述减速状态中并且通过所述另一确定装置确定所述电池的充电状态在所述预设充电状态范围内时,所述另一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发电机的转动状态,使得所述发电机的发电效率变得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562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