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电动油泵系统和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65539.2 | 申请日: | 2007-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3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 发明(设计)人: | 戴维·莱吉尔;乔治·多兰;弗洛伊德·凯威;杰弗里·鲍爱斯米尔;詹森·考那帕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1/02 | 分类号: | F01M1/02;F01M1/10;F01M1/20;F01L9/02;B60W2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春媛 |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州迪尔***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混合 动力 电动汽车 电动 油泵 系统 控制 装置 | ||
1.一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包含内燃机和电动汽车牵引马达,其部分地定义到汽车主动轮的分开的动力通道;
内燃机润滑油泵,其与内燃机的润滑油流回路流体连通;
电动油泵驱动马达,其可驱动地连接至润滑油泵;以及
与泵驱动马电气连通的动力传动控制模块和汽车系统控制器,汽车系统控制器用于根据系统运行输入变量和驾驶员动力需求,产生对动力传动控制模块的内燃机动力指令,使内燃机在汽车运行仅使用牵引马达动力时关闭,在需要内燃机动力时启动;
动力传动控制模块用于在从内燃机关闭状态到内燃机启动状态转换中启动泵驱动马达,使润滑油流回路在内燃机加速到恒定速度之前加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润滑油流回路包括润滑油流储油器,润滑油泵具有与润滑油流储油器连通的低压润滑油流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内燃机具有与润滑油流回路连通的干油槽。
4.一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包含内燃机和电动汽车牵引马达,其部分地定义到汽车主动轮的分开的动力通道;
内燃机润滑油泵,其与内燃机的润滑油流回路流体连通;
电动马达,其可驱动地连接至润滑油泵;
内燃机润滑油过滤器,其位于润滑油流回路中;
传感器,用于决定内燃机油压;以及
驾驶员可见的润滑油压力显示装置,其与传感器连通,在油过滤器的油流入口侧的润滑油压力增加到超过校准极限标准的值时,提醒驾驶员需要更换润滑油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润滑油流回路包括润滑油流储油器,润滑油泵具有与润滑油流储油器连通的低压润滑油流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内燃机具有与润滑油流回路连通的干油槽。
7.一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包含内燃机和电动汽车牵引马达,其部分地定义到汽车主动轮的分开的动力通道;
内燃机润滑油泵,其与内燃机的润滑油流回路流体连通;
电动油泵驱动马达,其可驱动地连接至润滑油泵;
与泵驱动马电气连通的动力传动控制模块和汽车系统控制器,汽车系统控制器用于根据系统运行输入变量和驾驶员动力需求,产生对动力传动控制模块的内燃机动力指令,使内燃机在汽车运行仅使用牵引马达动力时关闭,在需要内燃机动力时启动;
动力传动控制模块用于在从内燃机关闭状态到内燃机启动状态转换中启动泵驱动马达,使润滑油流回路在内燃机加速到恒定速度之前加压。
内燃机润滑油过滤器,其位于润滑油流回路中;
传感器,用于决定内燃机油压;以及
驾驶员可见的润滑油压力显示装置,其与传感器连通,在油过滤器的油流入口侧的润滑油压力增加到超过校准极限标准的值时,提醒驾驶员需要更换润滑油过滤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润滑油流回路包括与内燃机润滑油泵连通的低压润滑油流储油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内燃机具有与润滑油流回路连通的干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动力传动系统包含高压牵引电池,其通过电气继电器线路电连接至电动油泵驱动马达。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动力传动系统包含高压牵引电池,其通过电气继电器线路电连接至电动油泵驱动马达。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内燃机包括由凸轮轴作动的进气和排气阀,以及用于调节气门正时的液压压力操控可变凸轮轴正时系统,
泵液压连接至凸轮轴正时系统,在内燃机开启过程中内燃机起动之初调节凸轮轴。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内燃机包括由凸轮轴开动的进气和排气阀,以及用于调节气门正时的液压压力操控可变凸轮轴正时系统,该泵液压连接至凸轮轴正时系统,在内燃机开启过程中内燃机起动之初调节凸轮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全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全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55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致抗蚀剂元件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不含甲醛的无电镀铜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