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立阻抗控制线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5135.3 | 申请日: | 200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1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游巧毓;郑永健;蔡秋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立 阻抗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多层印刷电路板上的电路布线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立阻抗控制线(Coupon Bar)及其数据库(Coupon Bar Library),以利有效电路布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电子科技及半导体组件的快速发展,电路设计及所提供的功能已经有长足的进步,业界不断在电路设计上朝着更高密度布线及多功能布线设计上发展。并且配合计算机布线软件以达到快速且可模拟的布线技术。
但是,在习公布线技术中,相关专业人员应用其个人技术加以布线并测量线路是否连接正确,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及大量的时间来做布线及侦错的步骤。并且,由于现今电路设计的布线密度不断增加,因此利用人力布线常常会造成人为失误并且侦错上比较困难。而上述的人为失误,则会造成电路生产时制造成品率不高的问题,而必须重复洗板与布线的步骤,这必然增加制造成本。
此外,因为公知技术中,电路布线常常因为相关专业人员依据个人的经验布线,因此,相对的,较新进的人员常常经验不足,使业界需要花费时间训练并改正,或是有经验的相关专业人员无法继续出任,则容易造成工艺技术上的影响。此外,专业人员也常因为个人使用及设计习惯不同,而将个人先前设计的阻抗测试线路拿来使用,此种由于每人的习性不同,而无法与他人共享,将造成人力及技术资源的双重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建立标准化的阻抗控制线,并汇集而成一阻抗控制线数据库,用以解决公知技术中单纯利用人力布线及侦错而耗费大量人力时间及增加制程成本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立阻抗控制线的方法,应用于一多层印刷电路板,其包含有以下步骤,首先连接至一阻抗控制线数据库,而阻抗控制线数据库储存有大量阻抗控制线及大量设定参数值,并且各阻抗控制线对应于一组设定参数值;接着输入一组参数值,其分别为表示多层印刷电路板所具有的一层数值、表示多层印刷电路板各层电路板厚度的一板厚值、表示布设于多层印刷电路板上的阻抗线宽度的一线宽值及表示布于该多层印刷电路板上阻抗线之间的一间距值;再对比整组参数值与该组设定参数值而得到相符合的设定参数值及其所对应的阻抗控制线;以及将所得到的阻抗控制线布设于多层印刷电路板其中一层板上。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所提供的阻抗控制线数据库,由于其具有标准化格式的多数个阻抗控制线所组成,而当中又具有多数个自电路区复制的阻抗线,因而,阻抗控制线所提供的功能,不仅使相关专业人员可直接自阻抗控制线中的阻抗线进行测量,而降低因电路区线路过于复杂而造成人为失误,也可以借助数据库的汇集而使得复杂的布线可直接自数据库中选取,而节省时间且提供良好的技术传承。因此,本发明可有效减少电路布线的人力、时间的浪费、人为的失误及降低工艺制作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为多层印刷电路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1B为具有阻抗控制线的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建立阻抗控制线的方法流程图;
图3A为本发明的阻抗控制线的示意图;
图3B为建立阻抗控制线的细部方法流程图;以及
图4为应用本发明的阻抗控制线数据库的方法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顶层
20 底层
30 接地层
40 信号层
41 电路区
42 测试区
50 电源层
100 阻抗控制线
110 边框
120 阻抗线
130 接地保护框
140 圆形穿孔
150 方形穿孔
160 第一字体格式
170 第二字体格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51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穿越NAT下发策略的方法和一种通信装置
- 下一篇:被动控制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