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鳞翅目转座子基因tpa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4809.8 | 申请日: | 2007-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0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良;梁月荣;林晨;郑新强;董俊杰;董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2 | 分类号: | C12N15/12;C12Q1/6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鳞翅目 座子 基因 tpa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昆虫基因工程领域,具体的说涉及鳞翅目害虫转座子(transposase,tpa)基因片段分离,还涉及tpa基因在鳞翅目害虫抗药性检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鳞翅目害虫危害后常造成茶叶减产和品质下降,因此它们是主要茶园虫害防治对象,而拟除虫菊酯类是普遍应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的农药种类。但是由于多年连续使用,鳞翅目害虫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耐受性越来越强,部分甚至出现了抗药性。害虫的农药抗性评价指标尚不明确,害虫抗药性遗传机制也有待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鳞翅目转座子基因片段tpa,该基因片段tpa可用于评价和测定鳞翅目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鳞翅目转座子基因片段tpa,其具有SEQ 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基因片段tpa的用途,用于评价和测定鳞翅目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
作为本发明的基因片段tpa的用途的改进:农药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本发明主要针对生产中鳞翅目茶树害虫的抗药性问题,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鳞翅目害虫抗药性原因,并提出鳞翅目害虫抗药性程度检测新技术。本发明是采用cDNA-AFLP技术分离与鳞翅目害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抗药性有关的基因;并提供了鳞翅目害虫基因转移有关的转座酶tps 3’端基因序列,具体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基因在具有不同抗药性的茶树鳞翅目中的表达,证明该基因表达对鳞翅目抗药性表现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该基因可能通过其转座行为影响其下游结构基因活性,从而影响害虫的抗药性。实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步骤如下:
一、茶树鳞翅目害虫tap基因片段分离和分析
取对拟除虫菊酯有不同抗性的茶尺蠖幼虫各若干头,适当稀释后进行喷雾。0.2-6小时之内,在不同抗药性群体中各选取2-3头幼虫。上述幼虫样品分别置于不同研钵中液氮研磨,以TRIZOL(Invitrogen公司)试剂提取总RNA,并以UNIQ-10柱式mRNA抽提纯化试剂盒(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分离mRNA。分别取1-5μg mRNA进行cDNA合成,双链cDNA合成采用TakaRa MMLV RTase cDNA Synthesis Kit(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进行。双链cDNA经异丙醇沉淀纯化后,以TakaRa BamHI/Hha I(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组合酶切消化。消化后的片段与事先设计的2个接头SEQ ID No:2和SEQ IDNo:3,以T4 DNA连接酶(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连接。以连接完成的cDNA片段为模板,以预扩增引物SEQ ID No:4和SEQ ID No:5进行PCR预扩增,PCR程序如表第1列所示,将预扩增产物适当稀释后,以选择性扩增引物组合SEQ ID No:6和SEQ IDNo:7,以及SEQ ID No:8和SEQ ID No:9,分别进行PCR选择性扩增,PCR程序如表第2列所示。扩增产物以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电泳分析,以核酸银染试剂盒(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显带。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48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超声波探伤仪
- 下一篇:笔记本式数字智能超声波探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