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联合收获机排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4383.6 | 申请日: | 200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1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韩增德;曹洪国;甘帮兴;邵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A01D4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100083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联合 收获 机排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玉米联合收获机,特别是一种玉米联合收获机无损排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玉米联合收获机主要完成的作业是摘果穗和茎秆处理。如专利号为ZL02206778.7的对比文件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玉米联合收获机,其包括控制室、摘穗台、果穗箱及果穗升运器,摘穗台摘下的果穗不经过处理由果穗升运器直接输送到果穗箱,在摘果穗作业中产生的断茎和杂叶等杂质混在果穗中间,给下一步的果穗剥皮增加了大量清杂工作,同时,断茎、杂叶等杂质容易堵塞机具,造成故障,影响收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玉米联合收获机排杂装置,能彻底无损排除断茎、杂叶等杂质,消除了堵塞机具造成故障的隐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联合收获机排杂装置,安装于包括果穗输送机构和果穗箱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杂装置位于所述联合收获机的果穗输送机构与果穗箱之间,该排杂装置包括安装在排杂箱体内的排杂辊、位于所述排杂辊上方的弹性压送拨轮,所述排杂辊通过驱动装置与所述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排杂箱体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果穗输送机构的出口及果穗箱的入口相对应的入口和出口。
上述玉米收获机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排杂辊的同一端安装一齿轮,其中一根所述排杂辊安装齿轮的一端还安装一链轮,所述链轮通过链条与所述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
上述玉米收获机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示排杂辊是由多根成对的排杂辊组成,所述每个排杂辊都包括排茎和排叶两个区段。
上述玉米收获机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排杂辊中两根辊的所述排茎区段带有直拉筋,所述两根辊的所述排叶区段带有螺旋拉筋;并且所述两根排杂辊排叶区段的螺旋拉筋的螺旋方向对应相反。
上述玉米收获机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排杂辊的所述排茎区段都带有直拉筋,所述成对排杂辊的其中之一排杂辊的所述排叶区段是光辊;其中另一排杂辊的所述排叶区段带有螺旋拉筋。
上述玉米收获机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排杂辊中的其中之一排杂辊的所述排茎和排叶两区段都是光辊;其中之另一排杂辊的所述排茎区段带有直拉筋,所述排叶区段带有螺旋拉筋。
上述玉米收获机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排杂辊中的其中之一排杂辊的所述排茎区段和排叶区段都带有螺旋拉筋;其中之另一排杂辊的所述排茎区段带有直拉筋,所述排叶区段带有螺旋拉筋;且所述成对排杂辊的排叶区段的螺旋拉筋的螺旋方向对应相反。
上述玉米收获机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排杂辊中的其中之一排杂辊的所述排茎和排叶两个区段都是光辊;其中之另一排杂辊的所述排茎和排叶区段都带有螺旋拉筋。
上述玉米收获机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排杂辊中两根辊的排茎和排叶两个区段都带有螺旋拉筋,且所述螺旋拉筋的螺旋方向对应相反。
上述玉米收获机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杂辊的下方,安装有铲草板,所述铲草板的两侧开有刃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排杂装置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包括果穗输送机构、果穗箱及排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杂装置位于所述联合收获机的果穗输送机构与果穗箱之间,该排杂装置包括安装在排杂箱体内的排杂辊、位于所述排杂辊上方的弹性压送拨轮,所述排杂辊通过驱动装置与所述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排杂箱体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果穗输送机构的出口及果穗箱的入口相对应的入口和出口。
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首次提出在玉米收获作业中采用排杂措施,能将摘玉米果穗时夹带的断茎、杂叶等杂质彻底排除,同时会有部分果穗的包叶被剥去,减轻了脱粒前剥皮的工作量且消除了机具故障隐患;
(2)排杂辊之间的距离不需调整,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3)本发明可保证不损伤玉米果穗和产生籽粒损失,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玉米联合收获机总体布置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排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排杂装置之排杂辊匹配实施例一俯视图;
图4是图3中C-C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排杂装置之排杂辊匹配实施例二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排杂装置之排杂辊匹配实施例三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排杂装置之排杂辊匹配实施例四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排杂装置之排杂辊匹配实施例五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排杂装置之排杂辊匹配实施例六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43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