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再填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4063.0 | 申请日: | 200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5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石泽辰郎;锻治邦雄;田口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ST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中***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填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液体再填充至容器中的液体再填充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将液体填充、补充至具有止回阀的容器中的液体再填充方法。
背景技术
在喷墨打印机等打印装置中,通过将液体墨水喷射至被打印物上而进行打印。打印装置,尤其是家庭用小型打印装置是将墨水存储在墨盒中,然后不断将墨水从墨盒供应到打印头,从而进行打印。但是,由于装置必须小型化,所以即使周全考虑了打印机的使用频率,还是会将墨盒本身设计成较小,而其容量也受到了限制。因此,需要不断更换墨盒或向墨盒补充墨水。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空气等混入墨盒内的墨水中,熟知的是使用将止回阀设置在从墨盒到打印头的墨水导出路径上的墨盒。方法是,要向具有该止回阀的墨盒中注入墨水时,由于止回阀阀体采用比重较墨水更轻的材料形成,因此注入墨水时,使墨水导出路径向上,使阀体漂浮在墨水中,从而在止回阀不起作用的状态下一边调整流速一边注入墨水(参阅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199516号公告(第8、9页,图7)
发明内容
但是,将比重较墨水更轻的材料用作阀体的做法,会缩小可用作阀体材料的选择范围。此外,有些带止回阀的墨盒是使用比重较墨水更重的阀体,一般而言,向这些墨盒注入墨水将较为困难。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再填充方法,适合于工业上使用,能够向大量具有止回阀的容器注入液体,或者能够简便地将液体再填充。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者经过锐意研究发现,通过将施加给再填充液体的压力控制在适当范围内,能够经由墨水导出路径而注入液体。因此,例如图1及图3所示,本发明液体再填充方法是向容器20再填充液体的方法,具有以特定压力向导出路径40供应液体、并将液体再填充至容器20的工序,所述容器20为袋状容器,收纳在框体30中,其中存储有液体,并通过导出路径40将存储的液体导出,且该导出路径40中配置了通过阀体64的运动来关闭液体流路的止回阀60,所述阀体64通过液体从外部流向容器20内的流动而发生移动。
如此构造后,袋状容器被收纳在框体中,从而能够在保持容器朝向自由方向的同时进行液体再填充作业。此外,由于是以特定压力供应液体的方式来再填充液体,因此能够简便地实施液体的再填充作业。
此外,所述的本发明液体再填充方法中,例如图3所示,也可以在所述的液体再填充方法中,使液体通过止回阀60后向容器20进行再填充。
如此构造后,液体通过止回阀后向容器进行再填充,因此无需改变容器即可实施液体的再填充作业。
此外,所述的本发明液体再填充方法中,例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所述的液体再填充方法中,阀体64由比重较液体更重的素材而形成,配置容器时使通过止回阀60的液体流向垂直上方,然后实施液体再填充作业。
如此构造后,阀体由比重较液体更重的素材而形成,且配置容器时使通过止回阀的液体流向垂直上方,即,使阀体易于从止回阀的阀座上离开,然后实施液体再填充作业,因此液体再填充作业将变得易于实施。
此外,所述的本发明液体再填充方法中,例如图5所示,也可以在所述的液体再填充方法中,一边使容器沿止回阀60中阀体64的移动方向进行振动,一边实施液体再填充作业。
如此构造后,止回阀的阀体将沿移动方向振动,因此阀体与阀座之间容易产生间隙,从而能够迅速地将液体再填充至容器中。
此外,本发明液体再填充方法中,例如图6所示,也可以在所述的液体再填充方法中,利用液体的位置水头来达成特定压力。
如此构造后,通过液体的位置水头即可获得特定压力,因此本方法是一种简便的液体再填充方法。
此外,所述的本发明液体再填充方法中,例如图7所示,也可以在所述的液体再填充方法中,利用加压装置104对液体进行加压来达成特定压力。
如此构造后,通过调整加压装置便可容易地获得特定压力。而此处加压装置可以是各种泵,也可以是像注射器(Syringe)那样通过手动按压活塞来进行加压的装置,还可以不手动按压活塞而是具备利用弹簧等进行按压的机构,同时也可以是其它能够达成特定压力的加压装置。另外,将注射器那样的活塞用作加压装置时,如果施加于活塞上的作用力相同,则受压液体的压力与气缸截面积成反比,因此气缸的截面积越小则压力越大,因此,必须注意确保施加给活塞的作用力在适当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T产业株式会社,未经ST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40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生产片材产品的机械
- 下一篇:一种酱卤禽肉制品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