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用户设备在叠加网络中接入的方法、系统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3998.7 | 申请日: | 2007-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7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捷;施锐;王鹏;李晓骏;刘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8 | 分类号: | H04Q7/38;H04Q7/32;H04L12/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用户 设备 叠加 网络 接入 方法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用户设备在叠加网络中接入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3G(The Third-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第三代通信系统),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除了能高质量的完成目前手机所做的语音通信外,还能进行多媒体通信,具备强大功能的基础是3G手机极高的数据传输速度,目前的第二代GSM移动通信网的传输速度为每秒9600字节,而第三代手机最终可能达到的数据传输速度将高达每秒2M字节。而为此作支撑的则是互联网技术充分糅合到3G手机系统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数据打包技术,在现有GSM上应用数据打包技术发展出的GPRS目前已可达到384K字节每秒的传输速度,这相当于D-ISDN传输速度的两倍。支持高质量的话音,分组数据,多媒体业务和多用户速率通讯,将大大扩展手机通讯的内涵。
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0年5月确定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写入3G技术指导性文件《2000年国际移动通讯计划》(简称IMT-2000)。
W-CDMA即Wideband CDMA,也称为CDMA Direct Spread,意为宽频分码多重存取,这套系统能够架设在现有的GSM网络上,对于系统提供商而言可以较轻易地过渡,而GSM系统相当普及的亚洲对这套新技术的接受度预料会相当高。因此W-CDMA具有先天的市场优势。
CDMA2000也称为CDMA Multi-Carrier,这套系统是从窄频CDMA One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可以从原有的CDMA One结构直接升级到3G,建设成本低廉。
TD-SCDMA是由中国大陆独自制定的3G标准,该标准将智能无线、同步CDMA和软件无线电等当今国际领先技术融于其中,在频谱利用率、对业务支持具有灵活性、频率灵活性及成本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在3G网络应用初期,由于其网络覆盖率难以达到2G网络的水平,若直接将现有2G网络废除,全部更新成3G网络固然可以快速实现3G网络的普及。但对于运营商而言投入的成本较高,风险也很大,在更换网络期间,也会给现有用户造成影响,再有,现有2G网络的技术成熟、性能稳定,覆盖率高也是应当考虑的因素,因此需要逐步过渡,依仗着2G网络的优势慢慢普及3G网络,2G网络成为了必要辅助,造成3G网络需要与2G网络长期并存。
但是,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在现有2G和3G网络并存时期,对于UE接入网络,并非是最优化的网络分配方式,经常会出现不支持新业务的UE有可能接入到3G网络,支持新业务的UE有可能因为3G网络的接入容量被不支持新业务的UE所占而达到接入上限,致使支持新业务的UE无法接入到3G网络,只能接入2G网络,从而不仅享受不到3G网络提供的新业务,还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用户设备在叠加网络中接入的方法、系统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网络分配方式不合理的技术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实现用户设备在叠加网络中接入的方法,所述无线叠加网络由至少两个无线网络组成,第一无线网络和第二无线网络,所述第二无线网络能够提供所述第一无线网络不支持的新业务,包括以下步骤:第二无线网络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业务能力信息;所述第二无线网络根据所述业务能力信息判断所述UE是否支持所述第二无线网络提供的新业务;如果所述UE不支持所述第二无线网络提供的新业务,则拒绝所述UE接入到所述第二无线网络。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用户设备在叠加网络中接入的系统,所述叠加网络由至少两个无线网络组成,第一无线网络和第二无线网络,所述第一无线网络和所述第二无线网络配置有不同的位置区LA,包括所述第二无线网络的第二RNC和至少一个UE,所述UE,用于向所述第二RNC发送所述UE支持的业务能力信息;所述第二RNC,用于接收所述UE发送的业务能力信息,并根据所述业务能力信息控制所述UE接入所述第二无线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39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材折弯机
- 下一篇:半环均压式法兰取压多孔形孔板流量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