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转式孔版印刷机的油墨转印构件位置的调整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3757.2 | 申请日: | 200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9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沼内裕光;小室恵佐夫;日下明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森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5/40 | 分类号: | B41F15/40;B41F33/10;B41L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武玉琴;张友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转 式孔版 印刷机 油墨 构件 位置 调整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轮转式孔版印刷机的油墨转印构件位置的调整方法,应用该调整方法的轮转式孔版印刷机包括:
孔版滚筒,支承孔版,并且其自身被支承成能够转动;
油墨转印构件,位于上述孔版滚筒内,印刷时与上述孔版的内圆周面接触,把储存在上述孔版滚筒内的油墨,通过上述孔版上的孔转印到被印刷物上,并且在停止印刷时,与上述孔版的内圆周面脱离,
上述油墨转印构件位置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油墨转印构件与上述孔版的内圆周面的接触或脱离、以及接触位置的调整,由电动机进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转式孔版印刷机的油墨转印构件位置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调整上述油墨转印构件与上述孔版的内圆周面接触或脱离的原点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转式孔版印刷机的油墨转印构件位置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原点位置与脱离位置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转式孔版印刷机的油墨转印构件位置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原点位置与上述接触位置的相对位置是可以调整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转式孔版印刷机的油墨转印构件位置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操作者决定的接触位置调整量,改变上述原点位置与上述接触位置的相对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转式孔版印刷机的油墨转印构件位置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计量调整上述油墨转印构件与上述孔版内圆周面接触或脱离的原点位置后的、上述油墨转印构件与上述孔版的内圆周面接触状态下的、上述轮转式孔版印刷机的总转数,
根据上述计量得到的轮转式孔版印刷机的总转数,调整上述油墨转印构件与上述孔版的内圆周面的接触位置。
7.一种轮转式孔版印刷机的油墨转印构件位置的调整装置,应用该调整装置的轮转式孔版印刷机包括:
孔版滚筒,支承孔版,并且其自身被支承成能够转动;
油墨转印构件,位于上述孔版滚筒内,印刷时与上述孔版的内圆周面接触,把储存在上述孔版滚筒内的油墨,通过上述孔版上的孔转印到被印刷物上,并且在停止印刷时,与上述孔版的内圆周面脱离,
上述油墨转印构件位置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动机,对上述油墨转印构件与上述孔版的内圆周面的接触或脱离、以及接触位置进行调整;
控制装置,驱动控制上述电动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转式孔版印刷机的油墨转印构件位置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控制装置,可以调整上述油墨转印构件与上述孔版的内圆周面接触或脱离的原点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转式孔版印刷机的油墨转印构件位置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控制装置,使上述原点位置与脱离位置的相对位置固定。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转式孔版印刷机的油墨转印构件位置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控制装置,可以调整上述原点位置与接触位置的相对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转式孔版印刷机的油墨转印构件位置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控制装置,根据由操作者决定的接触位置调整量来改变上述原点位置与接触位置的相对位置。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转式孔版印刷机的油墨转印构件位置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计量调整上述油墨转印构件与上述孔版内圆周面接触或脱离的原点位置后的、上述油墨转印构件与上述孔版内圆周面接触状态下的、上述轮转式孔版印刷机的总转数,并根据上述计量得到的轮转式孔版印刷机的总转数,调整上述油墨转印构件与上述孔版内圆周面的接触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森公司,未经小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37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