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金盏花中提取叶黄素浸膏及其新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63647.6 | 申请日: | 2007-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3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 发明(设计)人: | 邹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福林 |
| 主分类号: | C12P23/00 | 分类号: | C12P23/00;A61K36/28;C07C403/24;A61K1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6025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盏花 提取 叶黄素 浸膏 及其 新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金盏花中提取叶黄素浸膏及其新工艺。
背景技术:
叶黄素是人眼视网膜黄斑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体自身不能合成,主要依靠从食物中 摄取。金盏花中含有丰富的叶黄素,所以,近年来,从金盏花中提取叶黄素及叶黄素浸膏成 为研究的热点。在提取叶黄素浸膏的传统工艺中,烘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的在于除去 金盏花中的水分,更有利于有机溶剂的萃取。然而,烘干过程中的高温会使叶黄素大量的损 失,其损失量可达20%-40%,严重制约了以叶黄素产品作为添加剂生产食品、药品、保健品 及饲料及其它有关叶黄素产品质量的提高。并且烘干需要燃煤供给能量,这就造成了能源的 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整个工艺加工成本大,对环境破害强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公开一种从金盏花中获得叶黄素浸膏的新工艺。
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把金盏花瓣进行发酵、压榨、造粒,在密闭容器中用起脱水作用的醇类如乙醇、异丙醇 等进行预处理——浸泡,浸泡时间为0.5-5小时,浸泡温度为-25℃-78℃,之后放出醇类。 然后,采用有机溶剂正己烷或丙酮或异丙醇或四氢呋喃或正丁烷对预处理后的颗粒进行密闭 萃取,条件为:0.1-10MPa,时间0.1-10小时,温度在70℃以下。经过滤后,萃取液在负压 下被浓缩,浓缩温度低于70℃,进行低温干燥。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
1、通过传统工艺制备的叶黄素浸膏,在制备过程中,为使金盏花中水分蒸发,需对金盏 花进行烘干处理,烘干过程采用燃煤,即造成能源的浪费又增加了环境负担,造成大 气污染。本发明提供的工艺,采用醇类脱水的方式,避免了烘干。
2、醇类可以有效去除颗粒中的杂质,提高萃取效率。
3、由于传统工艺中的烘干过程温度高达100℃以上,造成了金盏花颗粒中叶黄素的大量 损坏,本发明解决了这一难题,保证了产品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将收购的金盏花置于储存池中,常温下经15天发酵处理,把发酵后的原料压榨挤水,制 成颗粒,置于密闭容器中,加入起脱水作用的醇类如乙醇、异丙醇进行浸泡,浸泡时间0.5- 5小时,浸泡温度-25℃-78℃。之后,放出醇类,加入有机溶剂正己烷或丙酮或四氢呋喃或 正丁烷至完全浸没进行萃取,萃取条件为:压力0.1-10MPa,时间0.1-10小时,温度低于70 ℃。之后,在抽真空至容器内为负压,低温浓缩,温度低于70℃。最后,低温干燥,得到叶 黄素酯含量不低于总质量15%的叶黄素浸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福林,未经邹福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36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