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自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63584.4 | 申请日: | 2007-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7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 发明(设计)人: | 蔡成新;高元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16 | 分类号: | B60N2/16;B60N2/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 地址: | 441003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装置 | ||
1.一种双向自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10)、齿轮轴(20)和中心轴(80);在壳体(10)中设置有由第一锁紧凸轮(30)、第一锁紧件(31)和第二锁紧件(32)组成的第一锁紧装置、由第二锁紧凸轮(40)、第三锁紧件(41)和第四锁紧件(42)组成的第二锁紧装置;
中心轴(80)一端与齿轮轴(20)相连,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锁紧凸轮(30)和第二锁紧凸轮(40);
第一锁紧件(31)和第二锁紧件(32)首尾相连地设置在第一锁紧凸轮(30)外侧,当存在外力通过齿轮轴(20)作用在中心轴(80)上,从而使得第一锁紧凸轮(30)存在朝第一方向转动的趋势时,第一锁紧凸轮(30)转动并使得第一锁紧件(31)和第二锁紧件(32)存在径向朝外侧移动的趋势,进而使得第一锁紧件(31)和第二锁紧件(32)紧抵着壳体(10)内壁,形成锁止;
第三锁紧件(41)和第四锁紧件(42)首尾相连地设置在第二锁紧凸轮(40)外侧,当存在外力通过齿轮轴(20)作用在中心轴(80)上,从而使得第二锁紧凸轮(40)存在朝第一方向转动的趋势时,第二锁紧凸轮(40)转动并使得第三锁紧件(41)和第四锁紧件(42)存在径向朝外侧移动的趋势,进而使得第三锁紧件(41)和第四锁紧件(42)紧抵着壳体(10)内壁,形成锁止;
第一弹簧(50)连接第一锁紧件(31)和第四锁紧件(42),第二弹簧(60)连接第二锁紧件(32)和第三锁紧件(41),使得所述第一锁紧装置和第二锁紧装置中任意一个转动时,另一个随着同步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锁紧凸轮(30)和第二锁紧凸轮(40)之间设置有隔离片(70),所述隔离片(70)上设置有用于与中心轴(80)连接的中心孔(7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隔离片(70)的一侧设置有台阶(7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3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两个圆弧状台阶(315,316),所述第二锁紧件(3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两个圆弧状台阶(325,326),所述第三锁紧件(41)的外周 面上设置有两个圆弧状台阶(415,416),所述第四锁紧件(4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两个圆弧状台阶(425,42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锁紧件(31)设置有第五凹槽(311),所述第四锁紧件(42)设置有第八凹槽(421),第一弹簧(50)设置有第一定位柱(51)和第二定位柱(52),第一定位柱(51)连接第五凹槽(311),第二定位柱(52)连接第八凹槽(421)。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锁紧件(41)设置有第七凹槽(412),所述第二锁紧件(32)设置有第六凹槽(322),第二弹簧(60)设置有第三定位柱(61)和第四定位柱(62),第三定位柱(61)连接第六凹槽(322),第四定位柱(62)连接第七凹槽(4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凸轮(30)外周设置第一凹槽(301)和第二凹槽(302),分别与第一锁紧件(31)内壁的第一突起(314)和第二锁紧件(32)内壁的第二突起(324)相对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凸轮(40)外周设置第三凹槽(401)和第四凹槽(402),分别与第三锁紧件(41)内壁的第三突起(414)和第四锁紧件(32)内壁的第四突起(424)相对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314)、第二突起(324)、第三突起(414)和第四突起(424)均为山脊状突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80)由圆柱状轴心(81)和用于与第一锁紧凸轮(30)、第二锁紧凸轮(40)连接的连固件(82)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358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地形车辆用的碟式连动刹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非球面微透镜阵列制作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