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分离生产两种功能性大豆分离蛋白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63391.9 | 申请日: | 2007-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2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家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家志 | 
| 主分类号: | C07K1/34 | 分类号: | C07K1/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36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生产 功能 大豆 蛋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豆深加工技术领域,利用膜分离技术实现两种功能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制备。
背景技术
超滤膜分离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分离技术,它实现了分子级的物质分离,在化工、环保、冶金、食品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
在大豆深加工技术领域也有应用。像专利公开号CN1615722A,超滤膜分离技术制备大豆分离蛋白的方法,用低温豆粕使用超滤技术分离制备了高溶解性的大豆分离蛋白。它只能制备一种高溶解性的大豆分离蛋白。没有对大分子蛋白和小分子蛋白进行分级分离,得出的功能性产品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大豆蛋白质分子量分布非常宽,从8千Da-60万Da,蛋白质分子量大小的不同,得出的蛋白质功能性不一样,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凝胶性好,小分子量蛋白质溶解性好。利用超滤膜切割分子量不同,分别分级分离出高凝胶性大豆分离蛋白和高溶解性大豆分离蛋白。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1)低温脱脂豆粕粉碎,加16倍去离子水溶解,用氢氧化钠(NaoH)调PH7.6,温度45-50℃,搅拌浸提40-60分钟,得大豆蛋白浸提液。
(2)大豆蛋白浸提液通过离心分离除去不溶性豆渣,得大豆蛋白提取液。
(3)一级超滤处理:将步骤(2)得大豆蛋白提取液泵入一级超滤系统,一级超滤膜切割分子量20万Da-30万Da,实现大分子蛋白与小分子蛋白,低聚糖,盐的分离,得大分子蛋白一级超滤浓缩液,其固形物浓度12%-15%,并得到一级超滤膜透过液。
(4)一级超滤浓缩液用盐酸(HCl)调PH7后,抽到杀菌系统在130-150℃条件下杀菌8-13秒后由压力泵抽到喷雾干燥系统,干燥后得一级膜分离蛋白。
(5)二级超滤处理:步骤(3)得到一级超滤膜透过液直接泵入二级超滤系统,二级超滤膜切割分子量8千Da-2万Da,浓缩10-15倍后加45-50℃去离子水到原体积,不用调PH值,再超滤浓缩到固形物含量10%-12%,实现小分子蛋白与低聚糖,盐的分离,得二级蛋白浓缩液,并得到二级超滤膜透过液,进入后序工艺提取大豆低聚糖。
(6)二级蛋白浓缩液抽到杀菌,灭酶,脱腥系统,在125-145℃温度内保持4-8秒,然后料液喷入真空罐里,水蒸气把豆腥味抽走,并把料液温度快速降至50-65℃后,通过均质机,均质后打到高压泵进入喷雾干燥系统,干燥后得二级膜分离蛋白。
本发明的优点是:
1.一级超滤膜切割分子量20万Da-30万Da,这样一级超滤浓缩液主要是大分子球蛋白,所以一级超滤膜分离蛋白凝胶性高,二级膜分离蛋白是以浮清为主的小分子蛋白,这样它的溶解性很好。同步得出了两种功能性产品。
2.本发明应用二级连续超滤,逐级分离工艺,在得到一种功能性产品,同时也起到了后一级膜过程的预处理作用,使工艺能在密闭条件下连续工作,中间不用调温度,PH值,酸碱用量少,热力消耗少,节省运行成本,很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减轻劳动强度,清洁工艺环境。
3.本发明连续二级超滤,98%以上的蛋白质都被截留,工序(5)中第二级超滤膜透过液可以直接进入大豆低聚糖的生产工序。
蛋白产品性能指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家志,未经杨家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33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