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锅炉烟道气回收二氧化碳、氮气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63245.6 | 申请日: | 2007-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7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山;高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河石油勘探局 |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C01B31/20;C01B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初 |
| 地址: | 12401***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烟道 回收 二氧化碳 氮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锅炉烟道气中回收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方法,特 别涉及从油田用蒸汽锅炉的烟道气中回收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方法,所 回收的二氧化碳和氮气用于辅助对石油稠油的开采。
背景技术
当油田的储层属陆相沉积时,其非均质性比较严重,部分原油粘 度较高,含水上升速度快,加之有不少油田的开发已进入中后期,尽 管采取了注水、注蒸汽等一系列措施,但原油采收率仍比较低,开采 成本较高,许多原油地质储量难于甚至无法经济地开采出来。而对于 低渗透、稠油和凝析气藏其原油采收率则更低,开采成本也更高。现 有技术中用于注气采油试验的气体主要有蒸汽、二氧化碳、氮气三种。
现有技术中,油井中注入天然气也是采油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由 于天然气等烃类气体具有油藏原油的某些特性,在注入时自身不会伤 害油层,并且在相对低的压力下就可以达到混相,或者在驱替过程中 动态混相,注天然气等烃类气体采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天 然气等烃类气体价格的上涨,注入天然气等烃类气体在一定程度上受 到了经济因素的制约,因此加快了油井中注入其他气体特别是注二氧 化碳、氮气技术的研究。
在原来的注入蒸汽的基础上,向油井中注入二氧化碳和/或氮气采 油是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二氧化碳是一种在 水和油中溶解度都很高的气体,当它大量溶解于原油中时,可以使原 油体积膨胀,粘度下降。在二氧化碳混相驱中,二氧化碳抽提原油中 的轻质成分使其气化,从而降低界面张力而实现混相;同时二氧化碳 还有改善流度比、萃取和气化原油中的轻烃、利用分子扩散作用提高 油藏渗透率等突出作用。
锅炉等燃烧器的烟道气中含有可以用于注气采油所需的二氧化碳 和氮气两种关键气体,这些气体可提供经济的助采气源。油田中使用 的锅炉等燃烧器包括燃煤、燃气或者燃油锅炉,其烟道气中通常含有 9%~15%的二氧化碳和0%~85%的氮气,以及少量的氧气,二氧化硫以 及水分。
将燃煤或、燃气或者燃油锅炉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可 以保护环境,实现环保生产。二氧化碳是引发温室效应的主要成分, 限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制止温室效应的关键,二氧化碳对地 球生态系统、经济发展、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已不容 忽视。所以,从解决温室效应的角度考虑,回收二氧化碳意义也十分 重大。分离燃烧器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用于油田注气采油,无论在增 加原油产量还是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氮气由于压缩系数和体积系数都比其他气体大,在水中溶解度小, 粘度和甲烷接近,而且它还是惰性气体,不燃烧,无毒无腐蚀性,与 大多数流体混合时呈泡沫状态,能对流体起一定的举升作用,所以可 利用它进行非混相驱、混相驱、重力驱、复合驱、水气交替驱等多种 驱油方式,提高油气采收率。
有些油田稠油区块的开采仍主要以热采为主,例如采用湿蒸汽发 生器(23吨热采锅炉),以燃烧天然气为例,每台锅炉,年排放烟道气 约4.8亿Nm3,这样,这些湿蒸汽发生器的烟道气为采油提供了近距离 的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气源,可以大大降低烟道气的采油成本,为注烟 道气采油提供最好的资源条件。
油井注气是提高石油采收率的重要途径。在不同的注入气体和不 同的油藏条件下,气体和原油可以形成混相或非混相状态,通过降低 界面张力、降低原油粘度、恢复或保持油藏压力等作用,提高石油采 收率。
在稠油注蒸汽热采过程中,注汽锅炉产生的烟道气中的主要成分 是二氧化碳和氮气,研究表明,利用蒸汽锅炉与配套的烟道气回收利 用设备结合起来实现有选择地向油井中注入蒸汽、CO2、N2或者它们 的混合气体,可以获得良好的增产效果,并有利于环境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烟道气回收二氧化碳、氮气的方 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锅炉烟道气进行水洗除尘,水洗除尘后的锅炉烟道气与亚硫酸 盐的水溶液接触,进行烟气脱硫;
得到硫化物产品后,所述的吸收液循环使用;
脱硫后的烟道气进行旋风分离,由引风机送入吸收塔,其中一部 分二氧化碳被二氧化碳吸收液吸收,尾气由塔顶排出,该尾气经过分 水后作为制氮气的原料气;所述的二氧化碳吸收液,按照溶液的总重 量计,包括:复合胺水溶液20-60%;聚醇醚5-10%;防氧化剂1-5%; 缓蚀剂1-5%;其余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河石油勘探局,未经辽河石油勘探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32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