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编码图块标志参数运算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63117.1 | 申请日: | 2007-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7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庄荣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 标志 参数 运算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编码图块标志参数运算方法和装置,尤指应用于一内容适应性二元算术编码的视频数据译码过程中的编码图块标志参数运算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视频压缩的原理是利用影像在时间与空间上存有相似性,而这些相似的数据经过压缩演算法处理之后,可以将人眼无法感知的部分抽离出来,这些称为视觉冗余(visual redundancy)的部分在去除之后,就可以达到视频压缩的目的。而在目前数字视频压缩的国际标准中,H.264/AVC是相当受到重视的一种标准,比起以往MPEG-2、MPEG-4、H.263的数字视频压缩标准而言,H.264除了提供了更高的压缩效能,还可使压缩品质进一步的提升,亦即在相同的压缩比率下提供更好的影像品质。
H.264/AVC的视频编码机制是以图块(block-based)为基础单元,也就是说先将整张影像分割成许多矩形的小区域,称之为宏图块(macroblock,MB),再将这些宏图块进行编码。首先,使用画面内预测(intra-prediction)与画面间预测(inter-prediction)技术,以去除影像之间的相似性来得到所谓的差余影像(Residual Difference),再将差余影像施以空间转换(transform)与量化(quantize)来去除视觉冗余(visualredundancy)。
然而H.264/AVC之所以能达到如此高的压缩效率,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运用了一种称为“内容适应性二元算术编码技术(Context Adaptive Binary Arithmetic Coding,以下简称CABAC)”的技术概念来进行编码与译码动作。而在CAB AC的译码过程中,译码器会根据每一个图块(block)来计算产生一个编码图块标志参数“coded block flag”,而此编码图块标志参数是代表该图块中是否有任何的非零差余影像(Non-ZeroResidual Difference),当编码图块标志参数为0,表示该图块(block)中没有任何的非零差余影像(Non-Zero ResidualDifference),而当编码图块标志参数为1时,则表示该图块(block)中具有非零差余影像(Non-Zero ResidualDifference)。
请参见图1a,其是一内容适应性二元算术编码技术的译码器(CAB AC decoder)的方块示意图,而上述的编码图块标志参数是由一内容适应性二元算术编码技术的译码器10所译码产生,而内容适应性二元算术编码技术的译码器10需要根据一内容辨识码(context ID)来进行译码运算,而该内容辨识码(context ID)又由两个部分所加总而成,第一部分是一基底(base),而第二部分是一偏移值(offset),即内容辨识码=基底+偏移值。而因基底可由查表获得,因此在得到某一个图块的编码图块标志参数的过程中,最主要是要计算出该偏移值。而在计算产生该图块的偏移值时,对应于紧邻该图块左侧与上侧的左图块与上图块的两个编码图块标志参数必须先确定,方能计算出相对应于该图块的偏移值。但因每一图块左侧与上侧的图块的性质(例如画面内(intra)、画面间(inter)或尺寸)各有不同,因此于H.264/AVC的技术规格中提供了一套通用的计算方式来计算出每一个图块的偏移值。
以图1b所示的宏图块示意图为例,其是为H.264规格中多个宏图块(MB)的示意图,而每个宏图块(MB)被切割成M×N个图块(block)K11~Kmn。而图1c则是当M=N=4时的宏图块示意图,每个宏图块(MB)被切割成16块编号分别为0至15的图块(block),而每一图块中具有4×4个像素点。而具有4×4个像素点的每个图块,其偏移值的计算都要根据它左边与上面的图块的编码图块标志参数“coded block flag”来计算。
但是,如果利用规格明定的通用计算方式来进行计算时,计算每一个图块的偏移值都是进行同样繁复的判断与运算步骤,如此将耗费硬件资源且过于耗时。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31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纯度氢化可的松生产制备工艺
- 下一篇:洁身止痒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