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配置地址的方法及其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62397.4 | 申请日: | 2007-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9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 发明(设计)人: | 宋卫权;周忠良;郑尊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G06F13/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配置 地址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动态配置地址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动态配置地址系统内主机的微处理器通过输出端口(OUT)和与输出端口(OUT)相连的地址配置线向系统内从机1的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口(INP)发送地址数据;
S12动态配置地址系统的从机1从主机接收地址数据,将其作为本机地址,根据本机地址计算得到从机2的地址,并通过从机1的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OUTP)和地址配置线将从机2的地址数据发送给从机2;
S13动态配置地址系统的从机i(i为2至(N—1)间任意整数,N为从机数)通过从机i的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口(INP)接收上一从机发来的地址数据,将其作为本机地址,根据本机地址计算得到从机(i+1)的地址,并通过从机i的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OUTP)和地址配置线将从机(i+1)的地址数据发送给从机(i+1);
S14重复步骤S13,直到动态配置地址系统的所有从机都完成地址配置为止;
S15最后一个从机N将其产生的(N+1)从机的地址数据通过从机N的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OUTP)和地址配置线发送给主机的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口(IN)。
2.一种动态配置地址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动态配置地址系统上电初始化,从系统的N个从机中确定第一个需要进行地址配置的从机(从机1);
S22动态配置地址系统的从机1配置本机地址,根据本机地址计算得到从机2的地址,将从机2的地址数据通过从机1的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OUTP)和地址配置线发送给从机2;
S23动态配置地址系统的从机i(i为2至(N—1)间任意整数,N为从机数)通过从机i的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口(INP)接收上一从机发来的地址数据,将其作为本机地址,根据本机地址计算得到从机(i+1)的地址,并通过从机i的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OUTP)和地址配置线将从机(i+1)的地址数据发送给从机(i+1);
S24重复步骤S23,直到所有动态配置地址系统的从机都完成地址配置为止;
S25动态配置地址系统的最后一个从机N将其产生的(N+1)从机的地址数据通过从机N的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OUTP)和地址配置线发送给主机的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口(IN)。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态配置地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所述的在N个从机中确定第一个需要进行地址配置的从机1的方法为:动态配置地址系统中的各从机包括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口(INP)连接下拉电阻(或上拉电阻),则各从机初始化时设置其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OUTP)为高电平(或低电平),延迟一段时间使各从机同步后,各从机检测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口(INP),若输入端口(INP)为低电平(或高电平)则表明本机是从机1;如果本机是从机1,则自动产生本机地址,如果本机非从机1,则等待上一从机发送来的地址。
4.动态配置地址的系统包括:一个主机和N个从机,其中所述主机和每个从机都具有微处理器,所述主机的微处理器具有信号输出端口(OUT)和信号输入端口(IN),所述各从机的微处理器具有信号输出端口(OUTP)和信号输入端口(INP),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从机的微处理器通过地址配置线相级连,上一从机的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口(OUTP)通过地址配置线连接下一从机的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口(INP),最后一个从机的微处理器的输出端口(OUTP)通过地址配置线连接主机的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口(IN),用于将最后一个从机发出的地址数据发送给主机。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动态配置地址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机的微处理器还可以包括软件功能模块,所述软件功能模块包括:地址数据接收模块、地址配置模块、地址运算模块和地址数据发送模块;所述地址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上一从机的地址数据;所述地址配置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数字地址设定为本机在系统中的地址;所述地址运算模块,用于在本从机地址的基础上运算得到下一从机的地址数据;所述地址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下一从机的地址数据发送给下一从机,如果本机是最后一个从机则将下一从机的地址数据发送回主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239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手机
- 下一篇:多功能人性化密码输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