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藏式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62157.4 | 申请日: | 2007-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5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 发明(设计)人: | 蔡调兴;吴朝旭;邱建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21/30 | 分类号: | H01Q21/30;H01Q9/30;H01Q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晓刚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藏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内藏式天线,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手持式数字视频 广播(DVB-H)的内藏式天线。
背景技术
欧洲数字视频广播发展组织(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Project;DVB), 为了实现移动收视的未来趋势,以原有数字视频地面广播(DVB-T; DVB-Terrestrial)传输技术标准为基础,提出“手持式数字视频广播”(DVB-H; DVB-Handheld)的技术规格,并于2004年2月DVB Project正式宣布完 成DVB-H的规格制定工作。此DVB-H技术可以满足手持式装置所需的低 功耗、高移动性(容易接收)、共享平台及网路切换服务不中断等功能,未来 可借由移动通信网路与DVB-H广播网路的整合,提供使用者更多样化的内 容与互动式服务。
参阅图1,图中所示的天线架构是美国公开专利第US20060214857A1 号所提出的DVB-H天线10,天线10具有倒L型天线辐射部11及与辐射部 11相连的馈入导线12,而馈入导线12的另一端则连接至匹配电路13,匹配 电路13的后端连接至其它的RF电路14。除了辐射部11外,另三个元件均 设置于金属印刷电路板15上。
天线10利用倒L型辐射部11及匹配电路13,谐振出多频率,以产生 DVB-H的频宽。然而,缺点是谐振出的多频率会影响其增益;另外,匹配 电路13与RF电路14之间的耦合间距不易控制,会使频率产生偏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体积小、效率佳且设计结构简单的 DVB-H内藏式天线。
本发明提出一种内藏式天线,包括第一单极辐射部、第二单极辐射部及 一信号馈入段。
第一单极辐射部具有第一端、远离第一端的第二端、及连接第一端与该 第二端的第一曲折辐射段。
第二单极辐射部的结构相似于第一单极辐射部,且与第一单极辐射部邻 近并对称于一直线,第二单极辐射部具有第三端、远离第三端的第四端、及 连接第三端与该第四端的第二曲折辐射段。
信号馈入段是连接于第一端及第三端。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传统DVB-H天线的结构;
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发明内藏式天线的第一优选实施例设置于一绝 缘壳体;
图3是一立体图,说明说明该第一优选实施例设置于该绝缘壳体;
图4是本实施例的内藏式天线展开成一平面的正面图,说明该优选实施 例的结构;
图5是一示意图,说明一阻抗匹配电路的结构;
图6是一示意图,说明该阻抗匹配电路设置于一微波基板及其与一信号 馈入段的连接情形;
图7是本优选实施例的电压驻波比(VSWR)的测量结果图;
图8是本优选实施例的史密斯图;
图9是本优选实施例的增益(GAIN)的测量结果图;
图10是本优选实施例在频率为650MHz时的辐射场型(Radiation Pattern) 图形;以及
图11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内藏式天线展开成一平面的正面图,说明该 优选实施例的结构。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内藏式天线
3第一单极辐射部
31第一端
32第二端
4第二单极辐射部
41第三端
42第四端
5信号馈入段
6第一曲折辐射段
61第一线段
62第二线段
63第三线段
64第四线段
65第五线段
7第二曲折辐射段
71第六线段
72第七线段
73第八线段
74第九线段
75第十线段
8阻抗匹配电路
81电容
82电感
83信号线
84微波基板
91绝缘基体
92第一面
93第二面
94第三面
95第四面
L直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21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