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气连接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60967.6 | 申请日: | 2007-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9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昱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13/639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家麟 |
| 地址: | 上海市外高***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连接装置,尤其是一种应用于汽车或其他机电设 备中,与具有较多端子数目的插座相连接以传输电子信号或电力的电气连接 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电气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非常频繁,通过 各种电气连接插头和插座连接而实现电子信号或者电力传输的应用方式已经 非常普遍。而且,随着信息传输量越来越大,对传输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电气插头与插座上用于导电传输的端子数目也日益增多,例如常见的电脑处 理器芯片插座(socket)的端子数已由过去的二百多针增加到五百至七百针, 而传统上用于汽车领域的电气连接器的端子数目也由十多针增加到数十针甚 至更多。由于车用连接器的尺寸以及其端子的尺寸比一般电子设备如电脑、 手机上用的连接器尺寸要大得多,因此当其端子数目增多时,插头与插座之 间相互插拔的插拔力会急剧增大。过大的插拔力容易导致插头与插座对接时 插入不到位而导致接触不良,或者因插入或者拔出时用力过猛而导致端子被 推断或发生塑性变形,导致连接器受损。
为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一些带有插拔辅助装置的电气连接结构,例 如德国专利第DE20019482U1号揭示了这样一种电连接器装置,它是一种 用于与具有多个端子的插座连接器相连接的插头连接器,如图1所示,该插 头连接器1包括有一插头壳体2、一操作杆3和一对连接板4。该操作杆3 可旋转地装配于插头壳体2上所设的枢轴2a处,而该连接板4可滑动地装 配于该插头壳体2上,其具有椭圆孔4a和两个大体呈L形的凸轮槽4b、4c。 操作杆3上所设的销柱3a被收容在该连接板4的椭圆孔4a中,而插头壳体 2上所设的两个凸柱2b、2c则被分别收容在连接板4的凸轮槽4b、4c中。 操作时,插头连接器1被插入插座连接器5的凹口5a,当操作杆3在图1 中反时针方向转动时,操作杆3上的销柱3a与椭圆孔4a相接合,而两个凸 柱2b、2c则分别沿着该凸轮槽4b、4c移动。换句话说,当操作杆3被操作 时,连接板4先是向右和向上轻微地移动,然后相对插头壳体2向上移动。 连接板4的运动使得连接板4上的挂钩部4d钩住插座连接器5上的栓子5b, 从而在将栓子5b拾起的趋势下带动插座连接器5向插头连接器1移动。
然而,虽然销柱3a不固定于椭圆孔4a以使其不妨碍连接板4的上述运 动,但在操作杆3被操作过程中,销柱3a和椭圆孔4a之间仍有相当大的摩 擦。而且,由于两个凸轮槽4b、4c几乎相互平行,而凸柱2b、2c亦不固定 于凸轮槽4b、4c,因而连接板4可能发生旋转移动的倾向要大于平移运动 的倾向。因此,上述摩擦和旋转可能妨碍其操作或连接板4运动的平滑性。
因而,提供一种连接板能够平滑地移动的电气连接装置,实为业界所期 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操作平滑且可长期使用的 电气接头装置,该装置连接方便、省力、能够有效保护端子并且适用于与具 有不同端子数目的多种插座连接相配合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气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器插头与插座之间的插拔,它包括有可 收容固定连接器插头的主壳体、操作杆及连接板,其中该电气连接装置还包 括有:
第一枢接机构,操作杆通过第一枢接机构以可转动方式连接于主壳体;
第二枢接机构,连接板通过第二枢接机构以可相对操作杆转动的方式与 操作杆相连接;及
导向机构,是设置在主壳体和连接板上,所述导向机构阻止连接板相对 于主壳体转动,并引导连接板相对于主壳体平移。
上述本发明的电气连接装置,其中主壳体包括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 以及第三侧板,第一、二侧板的一端分别与第三侧板相连,形成可容纳和固 定连接器插头的插接部。
上述本发明的电气连接装置,其中主壳体的第一、二侧板的外侧面上各 设有一向外凸出的柱销。
上述本发明的电气连接装置,其中操作杆的形状大体呈U形结构,包 括有位于U形底部的操作部及位于U形两侧的第一杆臂和第二杆臂,第一、 二杆臂末端各形成一曲柄,曲柄上设有与主壳体的柱销相匹配的轴孔。
上述本发明的电气连接装置,其中第一枢接机构包含主壳体上所设的柱 销以及操作杆上所设的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09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
- 下一篇:医疗器械、内窥镜用外套管、内窥镜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