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涂布方法和平版印刷版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60879.6 | 申请日: | 2007-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1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 发明(设计)人: | 林贤二;桥谷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3F7/16 | 分类号: | G03F7/16;G03F7/09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建全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方法 平版印刷 及其 制造 | ||
1.一种多层涂布方法,该多层涂布方法是在连续行进的网状物上,在用第1涂布装置涂布的下侧层未干燥的状态下,用第2涂布装置重叠涂布上侧层,由此形成2层以上的复层的逐次多层涂布,并且作为所述第2涂布装置,使用在与所述下侧层不接触的状态下涂布涂布液的非接触涂布方式,其特征在于,当设定所述上侧层的湿润涂布量为W(cc/m2)、所述网状物的行进速度为U(m/分)、所述上侧层的动态表面张力为γ1(mN/m)、与所述上侧层接触的下侧层的静态表面张力为γ2(mN/m)时,满足下式(A1)的关系:
W/[U(γ1-γ2)]≥0.018 (A1)。
2.一种多层涂布方法,该多层涂布方法是在连续行进的网状物上,在用第1涂布装置涂布的下侧层未干燥的状态下,用第2涂布装置重叠涂布上侧层,由此形成2层以上的复层的逐次多层涂布,并且作为所述第2涂布装置,使用在与所述下侧层不接触的状态下涂布涂布液的非接触涂布方式,其特征在于,当设定所述上侧层的湿润涂布量为W(cc/m2)、所述网状物的行进速度为U(m/分)、所述上侧层的动态表面张力为γ1(mN/m)、与所述上侧层接触的下侧层的静态表面张力为γ2(mN/m)、所述上侧层的液体粘度为μ1(mPa·s)、与所述上侧层接触的下侧层的液体粘度为μ2(mPa·s)时,满足下式(B1)、(B2)、及(B3)的关系:
W/[U(γ1-γ2)]≥0.018 (B1);
μ1>μ2 (B2);
W(μ1-2)/U≥1.1 (B3)。
3.一种多层涂布方法,其在连续行进的网状物上,用具有坡流面的坡流卷边方式或坡流幕式方式之一的涂布装置同时多层涂布2层以上的复层的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设定所述上侧层的湿润涂布量为W(cc/m2)、所述网状物的行进速度为U(m/分)、所述上侧层的动态表面张力为γ1(mN/m)、与所述上侧层接触的下侧层的静态表面张力为γ2(mN/m)时,满足下式(A1)的关系:
W/[U(γ1-γ2)]≥0.018 (A1)。
4.一种多层涂布方法,其在连续行进的网状物上,用具有坡流面的坡流卷边方式或坡流幕式方式之一的涂布装置同时多层涂布2层以上的复层的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设定所述上侧层的湿润涂布量为W(cc/m2)、所述网状物的行进速度为U(m/分)、所述上侧层的动态表面张力为γ1(mN/m)、与所述上侧层接触的下侧层的静态表面张力为γ2(mN/m)、所述上侧层的液体粘度为μ1(mPa·s)、与所述上侧层接触的下侧层的液体粘度为μ2(mPa·s)时,满足下式(B1)、(B2)、及(B3)的关系:
W/[U(γ1-γ2)]≥0.018 (B1);
μ1>μ2 (B2);
W(μ1-μ2)/U≥1.1 (B3)
5.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涂布装置为挤压涂布、坡流卷边涂布、坡流幕式涂布中的任一种。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物的行进速度为60m/分以上。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涂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状物上涂布的复层总涂布量在湿润状态下是50cc/m2以下。
8.一种平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涂布方法来制造平版印刷版。
9.一种平版印刷版,其特征在于,用权利要求8的平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来制造。
10.一种平版印刷版,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9的平版印刷版中,上层、下层都是感光层保护层。
11.一种平版印刷版,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0的平版印刷版中,感光层保护层涂布液是溶剂为纯水的水类涂布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08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托盘夹持设备
- 下一篇:食品加热处理方法和食品加热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