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熔性聚四氟乙烯管状膜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60274.7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4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陈贤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贤斌 |
主分类号: | B01D71/36 | 分类号: | B01D71/36;B01D69/04;B01D69/1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一平 |
地址: | 315100浙江省宁波市鄞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熔性 聚四氟乙烯 管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可熔性聚四氟乙烯管状膜,它是由底层和面层构成的无缝管状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层由底层涂料形成,底层涂料以固含量30~50wt%的可熔性聚四氟乙烯乳液为基础,其中中掺混有相当于可熔性聚四氟乙烯重量3~15%的组分A和干重相当于可熔性聚四氟乙烯重量3~15%的组分B;其中,组分A为水溶性无机盐,组分B是选自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水性聚丙烯酸乳液、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面层由面层涂料形成,面层涂料以固含量30~50wt%的可熔性聚四氟乙烯乳液为基础,其中掺混有相当于可熔性聚四氟乙烯重量10~50%的组分C和干重相当于可熔性聚四氟乙烯重量5~10%的组分D;其中,组分C为聚全氟乙丙烯或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组分D是选自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水性聚丙烯酸乳液、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并且,所述底层密布有因所述水溶性无机盐被冲洗掉后所形成的微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熔性聚四氟乙烯管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无机盐为氯化钠或氯化钾。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熔性聚四氟乙烯管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的厚度为10~2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熔性聚四氟乙烯管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的厚度为15~45μm。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熔性聚四氟乙烯管状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涂布底层;采用喷涂或浸涂方法,将所述底层涂料涂布到铝合金管外表面上形成底层涂层;
b、涂布面层;待底层涂层干燥后,采用喷涂或浸涂方法,将所述面层涂料涂布到底层涂层上形成面层涂层;
c、塑化成膜;待面层涂层干燥后,移入加热炉中以3~66℃/min速度升温至370℃~380℃进行加热塑化成膜;
d、水洗;将塑化膜从铝合金管表面脱出后,经超声波清洗机水处理,使所述底层内壁的水溶性无机盐细晶核溶解于水,经干燥后即得内壁多孔、外壁光滑致密不粘的无缝管状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方法为静电喷涂、气流喷涂或无气喷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贤斌,未经陈贤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602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存储器件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压断路器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