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铣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59701.X | 申请日: | 2007-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4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 发明(设计)人: | A·蔡塞尔;H·勒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C1/20 | 分类号: | B23C1/20;B27C5/10;B25F5/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立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上铣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铣机,包括一马达壳体和一用于该马达壳体的、具有至少两个导向柱的导向单元,由该马达壳体的底侧伸出一用于与驱动装置连接的铣削刀具的刀具接收装置,该马达壳体在第一导向柱上可移动地被接收在至少一个第一支承装置上并且在第二导向柱上可移动地被接收在至少一个第二支承装置上。
背景技术
由DE 41 39 759 A1公开了一种所述类型的上铣机。该上铣机具有一马达壳体,从该马达壳体的底侧伸出一用于铣削刀具的刀具接收装置。马达壳体借助于两个导向柱与一底板连接。为了粗调铣削深度,上铣机具有一与转盘协同工作的棒。为了精调铣削深度,马达壳体可附加地相对于一导向柱以较小的量上升或下降,其中,该上铣机的铣削深度调节滑动支承地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铣机,该上铣机包括一马达壳体和一用于马达壳体的、具有至少两个导向柱的导向单元,从该马达壳体的底侧伸出一用于与驱动装置连接的铣削刀具的刀具接收装置,该马达壳体在第一导向柱上可移动地被接收在至少一个第一支承装置上并且在第二导向柱上可移动地被接收在至少一个第二支承装置上。
本发明提出,至少一个支承装置至少部分地构成为滚动体导向装置。这种构型允许上铣机的便捷且精确的铣削深度调节,因为滚动体导向装置即使在无间隙的情况下、即在预紧下也容易地运行。通过滚动体导向装置,即使在没有支承间隙的情况下,马达壳体并且从而铣削刀具也可以便捷地且无冲击地被支承,由此铣削刀具可顺利且精确地调节到参考面上。有利的是,铣削刀具的几乎无振动的导向在待加工的工件上带来更高的尺寸稳定性和表面质量以及带来上铣机的操作友好性的提高,因为由此也减少了上铣机的装调时间。
有利的是,第一支承装置具有两个滚动体导向装置。
有利的是,第二支承装置具有一个滚动体导向装置。
有利的是,所述滚动体导向装置是环绕导向装置。
有利的是,所述滚动体导向装置是直线导向装置。
有利的是,所述滚动体是滚珠或者滚子。
在另一构型中提出,第二支承装置具有一滚动体导向装置和一滑动导向装置,由此通过马达壳体相对于底板的无相对转动的设置可实现马达壳体的有利的加强。
附图说明
其他的优点由下面的附图说明给出。下面,在这两个附图中详细示出具有其他细节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说明书和其他申请文件组合地包含许多特征。技术人员可合乎目的地单个考察这些特征并且组成有意义的其他组合。
图1以部分剖视图的形式示出一上铣机,该上铣机包括一按本发明被支承的马达壳体,
图2示出上铣机的部分视图,该上铣机包括一用于粗调铣削深度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部分剖视图的形式示出按本发明的上铣机。该上铣机具有一个两件式的马达壳体,该马达壳体由一个优选由塑料制成的上部件1和一个优选由铝制成的下部件2构成。
在马达壳体1、2中设置一个驱使马达主轴4旋转的驱动马达3。马达主轴4与一个刀具接收装置(该刀具接收装置优选为可借助于六角螺母6夹紧的夹紧套管5的形式)无相对转动地连接,在该夹紧套管5中可夹紧一个用于加工工件的铣削刀具。
两个把手7、8固定在上部件1上,优选成型到该上部件1上。在两个把手之一8中设置一用于使该上铣机投入运行的电开关9。该开关9通过电导线10、11与驱动马达3和电网连接导线12连接。
在马达壳体的下部件2上成型出基本上平行于上铣机的垂直轴线13或铣削刀具的垂直轴线13地定向的第一导向管14a、b,它们与同样基本上平行于上铣机的垂直轴线13或者铣削刀具的垂直轴线13地定向的并且成型到底板15上的第二导向管16a、b直接地对准。
一个导向单元38的两个导向柱17、18在第一和第二导向管14a、b和16a、b中被导向或者被支承。第一导向柱17空心地构成为所谓的主柱并且第二导向柱18实心地构成。马达壳体1、2在第一导向柱17上在至少一个第一支承装置19上并且在第二导向柱18上在至少一个第二支承装置20上可基本上平行于铣削刀具的轴线13移动地被安装并且借助于一个夹紧装置21、22可相对于所述导向柱17、18至少之一可松开地固定。在实心导向柱18的向着上部件1的上端部上在一个环槽中设置一个涨圈23,该涨圈防止马达壳体1、2从导向柱17、18上无意地滑出。实心的导向柱18防止马达壳体1、2的旋转并且构成向上的行程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97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击钻机
- 下一篇:熔化电极电弧焊接的引弧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