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气浮共凝聚处理污水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9246.3 | 申请日: | 200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5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许芝;费庆志;胡宏博;马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52;C02F1/24;C02F1/6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安宝贵 |
地址: | 116028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气浮共 凝聚 处理 污水 工艺 | ||
1.一种混凝气浮共凝聚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打开污水泵(5)和气液两相溶气泵(7),待处理污水被污水泵(5)从原水池(1)中抽出;所述原水的COD:3500mg·L-1,SS:1270mg·L-1,pH值6.5;
2)于泵前从药箱(2)中将助凝剂,pH调节剂和混凝剂投加到污水管中,并由阀门(3)和流量计(4)控制加药量;所述药品选用浓度为10g·L的PAM作混凝剂,投加量为200~300mg·L-1、浓度为1g·L-1的PAC作助凝剂,投加量为10~15mg·L-1;
3)污水泵(5)继续把污水通过污水管(6)输送到气浮池(16)的反应器(21)中,并通过流量计(13)控制污水的进水流量为600L·h-1;
4)所述气液两相溶气泵(7)抽取集水池(24)中的处理水加压溶气,通过溶气管(11)加入到反应器(21)中与所述污水进行反应,通过气体流量计(18)控制进气量230ml·min-1,通过压力表(9)控制压力为0.55MPa,通过流量计(10)控制溶气进泵流量为600L·h-1;
5)通过加药泵(2)直接向反应器(21)中进行第二次加药;
6)通过控制Y型管(18)上的阀门(19)让气浮池(16)形成两个水位,即打开阀门令气浮池(16)在低水位排水,使浮于水面的污泥得以浓缩;关闭阀门,令气浮池在高水位排水,使污泥层得以升高,从排泥管(17)中排出,排除上层2cm厚的污泥,污泥含水率可达93%左右;
7)关停泵阀,通过排空管(21)、(22)排空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气浮共凝聚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凝剂为聚丙烯酰胺PAM;所述的pH调整剂为盐酸或氢氧化钠;所述的混凝剂为聚合铝PAC、硫酸铝和/或硫酸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气浮共凝聚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加药是指把助凝剂直接投加进气浮池,投药位置在网格(15)的第一网格与第二网格之间。
4.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污水处理工艺方法的装置,包括气浮池(16)、集水池(24)和原水池(1),其中所述的气浮池(16)支撑在支架(23)上,其上部有排泥管(17),中间有Y型管(18)、底部有排空管(22),所述Y型管上有阀门(19),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中间有污水管(6),下部有溶气管(11)以及穿孔管(20)、穿孔管(20)与Y型管(18)相通,且使Y型管(18)与反应器(21)形成连通器;加药管(14)则置于反应器的网格(15)中;所述加药管(14)接加药泵(12),其入口端与药箱(2)相连接;所述的污水管(6)通过流量计(13)与污水泵(5)的出口连接,污水泵(5)的泵前管路则通过流量计(4)及阀门(3)与药箱(2)相连接并同时与污水池,亦即原水池(1)相通;所述溶气泵(11)通过流量计(10)、压力表(9)连接溶气泵(7)的出口端,其入口端则直接与集水池(24)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实施权利要求1工艺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格(15)的网孔最佳尺寸为5mm×5mm,相邻网格的最佳层间距为5cm。
6.根据权力要求5所述实施权利要求1工艺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排风管(17)的高度比高位排水管(18)高出2~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92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昆虫寄生菌子实体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