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圈感应式接触件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58877.3 | 申请日: | 2007-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8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孟君;陈兴秦;教全;孙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30/08 |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任玉龙 |
| 地址: | 110021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圈 感应 接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技术,特别提供了一种可以应用于潮湿等易导电环境下的可分离插拔的线圈感应式接触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插针式电连接接触件是通过导电材料直接连接的,不能起到防潮绝缘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在有防潮电绝缘要求的电连接接触件上,所使用的结构通常是将插针和插槽结合部及其附近整体封装在一起,以便于起到防潮绝缘作用。但是这样又不能拆卸,造成了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明显优于现有技术的线圈感应式接触件。
本发明一种线圈感应式接触件,其包含有孔接触件(1)和针接触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感应式接触件中的孔接触件(1)和针接触件(2)采用物理绝缘方式,通过电磁感应方式传输能量。
本发明所述线圈感应式接触件中的孔接触件(1)具体包含由以下结构:孔座(101)、孔槽壳体(102)、电磁感应孔结构件(103);其中:孔槽壳体(102)的一端与孔座(10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有内凹的孔槽结构;电磁感应孔结构件(103)布置在孔槽壳体(102)内部;孔座(101)和与之固定连接的孔槽壳体(102)的内腔共同构成一个内部封闭的空腔。
所述线圈感应式接触件中的针接触件(2)具体包含有以下结构:针座(201)、针壳体(202)、电磁感应针结构件(203);其中:针壳体(202)的一端与针座(20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为与孔槽壳体(102)上内凹的孔槽结构相配合的外凸的针状结构;电磁感应针结构件(203)布置在针壳体(202)内部;针座(201)和与之固定连接的针壳体(202)的内腔共同构成一个内部封闭的空腔。
所述线圈感应式接触件中的电磁感应孔结构件(103)和电磁感应针结构件(203)具体是分别布置在孔槽壳体(102)和针壳体(202)内部的感应线圈。
具体而言,所述线圈感应式接触件中的孔槽壳体(102)和针壳体(202)优选是对外呈现电绝缘性和导磁性的结构件。
进一步优选内容:所述线圈感应式接触件中的孔槽壳体(102)和针壳体(202)具体使用的是铁氧体材料;或者,所述线圈感应式接触件中的孔槽壳体(102)和针壳体(202)具体是由外部覆有电绝缘层的导磁材料制成。所述线圈感应式接触件中的孔槽壳体(102)和针壳体(202)上暴露在外部的部分表面上涂覆的电绝缘层材质可以为塑料。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所述线圈感应式接触件可以使用在潮湿环境下用普通电连接器难以保证要求的绝缘电阻的场合,尤其使它可以作为一种可以用在水中的电连接器。其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原理:交流电可以采用感应线圈之间的耦合进行传输。即使在水中孔接触件(1)和针接触件(2)带电分离也不会发生漏电现象,从而保证了人身安全和使用的便利性。
本发明所述的线圈感应式接触件使用范围广泛,具有可预见的极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所述线圈感应式接触件的结构组成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中各数字标号的含义如下:
孔接触件(1)、孔座(101)、孔槽壳体(102)、电磁感应孔结构件(103)、针接触件(2)、针座(201)、针壳体(202)、电磁感应针结构件(203)。
实施例1
一种线圈感应式接触件,其包含有孔接触件(1)和针接触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感应式接触件中的孔接触件(1)和针接触件(2)采用物理绝缘方式,通过电磁感应方式传输能量。
所述线圈感应式接触件中的孔接触件(1)具体包含由以下结构:孔座(101)、孔槽壳体(102)、电磁感应孔结构件(103);其中:孔槽壳体(102)的一端与孔座(10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有内凹的孔槽结构;电磁感应孔结构件(103)布置在孔槽壳体(102)内部;孔座(101)和与之固定连接的孔槽壳体(102)的内腔共同构成一个内部封闭的空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88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式二氧化硅微粒
- 下一篇:用于输送均匀的粘性液体液滴的液滴分配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