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急冷急热烧嘴砖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58734.2 | 申请日: | 2007-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2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正;徐大勇;刘常鹏;邓伟;张宇;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F23D14/48 |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长芳 | 
| 地址: | 114021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急冷急热烧嘴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火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各种冶金炉烧嘴,具有较高热震稳定性的烧嘴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加热炉与均热炉是轧钢或锻钢时用于加热钢坯或钢锭的热工设备,而烧嘴砖则是用于烧嘴部位的耐火制品,起喷射燃料和组织火焰的作用。烧嘴砖的工作温度一般在1400~1500℃,烧嘴砖不仅需要较好的耐火性能和抗热震性能,而且还应具备良好的抗高温气流冲刷与烟尘侵蚀的能力。
多年来,加热炉、均热炉所使用的烧嘴砖一直采用矾土水泥结合高铝质耐火浇注料制成,烧嘴砖使用寿命较短,一般仅有3~6个月。其损坏的主要原因:一是矾土水泥中的CaO使烧嘴砖在高温使用时形成低熔物,从而使砖的耐火性能降低,烧嘴砖使用后期严重变形,导致炉内温度场发生改变,影响钢坯的加热质量,用户不得不更换烧嘴砖;二是以矾土水泥作结合剂的浇注料烧嘴砖热震稳定性一般,耐剥落性能和抵抗温度骤变能力差,因此引起烧嘴砖的剥落损毁。
最近,有人研制了无水泥高铝质浇注料烧嘴砖,改善烧嘴砖的高温使用性能并提高其热震稳定性,可满足加热炉、均热炉使用要求。但浇注料烧嘴砖制备周期长,需要养护近一周左右;而且烧嘴砖初次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升温制度,而现场操作条件有时难以保障,仍会出现因急剧升温而剥落的问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72145A提供了一种《焦炉用新型复合不烧烧嘴砖及其制造方法》,Al2O3、ZrO2、SiO2含量分别为50~75%、60~90%、55~75%,该不烧烧嘴砖由高铝质、锆质、硅质耐火材料和酸式复盐结合剂、有机弱酸性添加剂按一定配比和加料顺序制成,其热震稳定性达到50次,能一定程度上延长焦炉寿命和改善劳动条件。但实践证明,其使用过程中产生低熔物,不能长期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耐高温,强度高,耐急冷急热性好,制备工艺简单和使用可靠,可确保炉内温度场不发生改变的烧嘴砖及其制备方法。
为此,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耐急冷急热烧嘴砖,其原料组分与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铝粉 24%~30%
高铝矾土骨料和矾土细粉 14%~31%
氧化铬粉 45%~56%
氟化钠粉(外加) 1%~2%
粘结剂,上述原料的混合料与粘结剂的比例为:10g∶0.6~1.4ml。
上述原料中,铝粉的纯度为99wt%,粒度为0~0.147mm;氧化铬粉的纯度为99wt%,粒度为0~0.147mm;氟化钠粉为化学纯。
高铝矾土骨料和矾土细粉的化学成分为:Al2O391%、TiO23%、Fe2O32%,其它4%;高铝矾土骨料粒度3~1mm、1~0mm与矾土细粉粒度0~0.088mm三者比例为7∶1∶2。
所述的粘结剂为纸浆溶液或磷酸盐溶液,纸浆溶液的密度为1.2g/cm3。
原料组分中,铝粉是作为氧化剂,氧化铬作为还原剂,二者反应放热使矾土细粉熔化产生液相;氟化钠粉是助烧结剂;高铝矾土骨料可以提高产品的强度和避免压制时产生层裂现象。
本发明耐急冷急热烧嘴砖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工艺包括:配料、成型、烘干、烧结及加工;具体步骤为:
配料,将含有铝粉24%~30%、高铝矾土骨料和矾土细粉14%~31%、氧化铬粉45%~56%及外加氟化钠粉1%~2%的原料干混均匀后,再向混合料中按10g∶0.6~1.4ml的比例加入粘结剂,并混合均匀;
成型,将混合均匀后的原料放入成型机,在60~100MPa压力下压制成压坯;
烘干,将成型后的压坯放入烘干窑,在200~300℃的温度下烘干2h;
烧结,在烘干后的压坯表面撒上点火剂,用通电钨丝点燃点火剂及压坯,使压坯自烧结;
加工,待烧结坯冷却后,将其加工成成品烧嘴砖。
制备方法中,所述的点火剂组成为:CrO3与Al之间的摩尔比为1∶3,CrO3和Al的粒度均为0~0.14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87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