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辊筒与堵头不需要热压配合联接的轧坯机轧辊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58509.9 | 申请日: | 2007-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9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维华 |
| 主分类号: | B30B15/20 | 分类号: | B30B15/20 |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志舰 |
| 地址: | 116400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不需要 热压 配合 联接 轧坯机 轧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油脂工业用轧坯机上的轧辊,特别轧辊的轴通过两端的堵头形成连接结构的轧坯机上的轧辊。
背景技术:
当前轧坯机的轧辊结构如附图的图1所示,带皮带轮1的转矩是通过一端的轴头2经堵头3传递到辊筒4的。由于轴头2和堵头3承担着轧辊所需要的全部转矩,使轴头2与堵头3、堵头3与辊筒4之间,都需要采用过盈量相当大的热压配合联接。轴头2与堵头3间的热压配合联接比较容易操作,但外径在1000mm,长度长达2000mm以上的辊筒,其两端与堵头进行热压配合连接实施起来相对来说比较困难,而且不容易保证形位公差及同心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堵头与辊筒内端部的热压配合联接比较困难、形位公差及同心度不易保证的缺陷,提供的一种辊筒与堵头不需要热压配合联接的轧坯机轧辊。
本实用新型辊筒与堵头不需要热压配合联接的轧坯机轧辊(参见附图中图2所示的结构设计),有辊筒、辊筒两端内静配合的堵头、与堵头静配合的轴,其特征在于:轴为一根整体的通轴,通轴与辊筒两端内静配合的堵头(3)、(5)热压配合联接成一体。由原有的两个轴头改为一根整体的通轴,它与堵头(3)和堵头(5)仍经热压配合联接成一体,这样动力的转矩,就是经轴(2)再由堵头(3)和堵头(5)共同向辊筒(4)传递,即每个堵头只须承担轧辊所需转矩的二分之一左右,因此两堵头与辊筒的联接就可以采用过盈量相对小的压力机压合的联接。是通过改变轧辊的结构设计来简化轧辊的组装工艺,并相应提高轧辊的刚性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了已有轧坯机轧辊的结构剖视图;
图2表示了本实用新型辊筒与堵头不需要热压配合联接的轧坯机轧辊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辊筒与堵头不需要热压配合联接的轧坯机轧辊,有辊筒4、辊筒两端内静配合的堵头3和堵头5、与堵头3和堵头5同时静配合的通轴2。通轴与辊筒两端内静配合的堵头3、堵头5热压配合联接成一体。这样通轴2是由原有的两个轴头改为一根整体的通轴,它与堵头3和堵头5仍经热压配合联接成一体。通轴一端同心固定有皮带轮1,动力通过皮带轮1传递的转矩,就是经通轴2再由堵头3和5共同向辊筒4传递,即每个堵头只须承担轧辊所需转矩的二分之一左右,因此两堵头与辊筒的联接就可以采用过盈量相对小的压力机压合的联接。这样通过改变轧辊的结构设计来简化轧辊的组装工艺,并能够相应提高轧辊的刚性和同心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维华,未经刘维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85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手写电子表
- 下一篇:双气路控制真空负压预处理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