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簧丝直径为90毫米的热卷弹簧的加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57369.3 | 申请日: | 2007-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5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本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弹簧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1J5/06;B21J1/06;B21F3/00;C21D9/02;C21D1/18;C21D1/607;C21D11/00;C21D7/06 |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曲宝威 |
| 地址: | 116033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直径 90 毫米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弹簧的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弹簧丝直径为90毫米的热卷弹簧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制造弹簧的弹簧钢材质为60Si2CrVA,料径在60毫米以内,经下料、淬火处理、回火处理等工艺均能达到各种性能指标并能保证金相组织为回火屈氏体。当料径大于φ60毫米时,按现有的常规加工方法很难满足其性能指标,使用油为淬火介质材料无法淬透,心部有少量的贝氏体和索氏体。如使用水为淬火介质又容易产生淬裂现象,会造成极大损失。特别是弹簧丝的料径为φ90毫米的,目前还无法将其加工成螺旋弹簧。在使用过程中,如要增加负荷,只能采用两只或多只弹簧串联或并联的方式,在体积有限的范围内很难解决。以往的作法就是增加产品体积,增加弹簧数量,而体积一定时,增加弹簧数量就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簧丝直径为90毫米的热卷弹簧的加工方法,以增加单个弹簧的承载负荷,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弹簧丝直径为90毫米的热卷弹簧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料,选用直径为90毫米材质为60Si2CrVA的热轧空冷弹簧钢材;
b、下料,利用乙炔气割确定长度,并修磨切割面;
c、锻尖,利用锻打方式将弹簧丝的两端头从圆截面过渡到矩型截面,锻打的加热温度为980~1000℃,加热时间为95~105分钟,两端头的加热长度为900~950毫米,锻打后尖长900~1000毫米,尖宽72~82毫米,尖厚22~27毫米,锻打的终止温度为900~920℃。
d、加热成型,加热温度为980~1000℃,保温时间为115~130分钟,热卷时芯轴直径为315毫米,节距为142~144毫米,工作圈数为3.8,总圈数为5.3,利用卷簧机一次完成入料夹紧,并卷制工作圈和端头成型;
e、淬火处理,将上步卷制的弹簧进行加热并监控,当弹簧的自身温度达到825~835℃时,将弹簧置入淬火介质中,淬火介质为10%~15%的氯化钠水溶液,弹簧工件在淬火介质中运动时间为32~40秒;
f、回火处理,加热温度为460~480℃,回火时间280~320分钟,然后空冷;
g、作检验热处理质量和稳定弹簧尺寸的强压处理;
h、作保证自由高度和垂直度的磨簧处理;
i、按设计要求测试弹簧负荷;
j、探伤处理;
k、检验;
l、喷丸处理;
m、表面处理。
本发明的弹簧丝直径为90毫米的热卷弹簧的加工方法,其中所述的回火处理后硬度为HRC45-50,回火后的金相组织为回火屈氏体,脱碳层深度<0.5毫米;所述的强压处理是在卧式强压机上逐件对弹簧进行强压处理,强压负荷48吨,强压次数3次;上述k步骤所述的检验是对每件弹簧作以下项目的检验:弹簧丝直径,弹簧外径,自由高度,工作圈数,总圈数,垂直度,平行度,负荷试验P1=270088N±5%,P2=382200N±5%,立定处理,硬度脱碳检验,金相检验;所述的喷丸处理是在吊挂式抛丸强化清理机上对弹簧进行喷丸强化,丸粒直径为1.2~1.4毫米,喷丸时间为20分钟,每次1件,表面覆盖率为98%~100%,喷丸强度0.4~0.45A;所述的表面处理是对弹簧的表面进行一次铁红底漆处理和二次中灰面漆涂装处理。
本发明的弹簧丝直径为90毫米的热卷弹簧的加工方法,工艺简单,容易操作,生产成本低,加工的螺旋弹簧承载能力强,在使用过程中,解决了产品体积受到限制时无法增加弹簧个数的难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弹簧丝直径为90毫米的热卷弹簧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料,选用直径为90毫米材质为60Si2CrVA的热轧空冷弹簧钢材,材料的化学成份和机械性能需满足GB/T1222标准要求,其尺寸偏差执行GB/T702标准中较高精度的标准。
b、下料,弹簧丝的下料长度为6235±60毫米,即长度确定为6175毫米或6195毫米或6215毫米或6235毫米或6255毫米或6275毫米或6295毫米。利用乙炔气割的方式进行下料,切割面用手把砂轮修磨,以保证端尖经碾尖、锻打后不出现微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弹簧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弹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73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