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节饮料吸管包装机自动输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56428.5 | 申请日: | 200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7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杨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益民 |
主分类号: | B65B35/30 | 分类号: | B65B35/30;B65G47/10;B65G19/02;B65G19/1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8020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料 吸管 装机 自动 输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节饮料吸管包装机自动输送机构,属于食品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各种果汁、奶制品、茶水等饮料的包装种类很多,例如罐装、盒(纸盒)装、袋装饮料常常配备吸管,吸管比较长,而包装的罐、盒却比较矮,所以多数采用伸缩插接的双节饮料吸管,双节饮料吸管为大、小两根,其中一根吸管可插入另一根吸管内,若是果肉等颗粒饮料,还可以选用其中一根带羹匙的吸管。一大一小或者其中一根带羹匙吸管在出售时需要薄膜专门包装,从而有双节饮料吸管包装机,双节饮料吸管包装机分为吸管输送机构和薄膜封装机构两大部分,现有技术的吸管输送机构包括中间有输送槽的工作台,输送槽下方安装输送链条,输送链条中安有等距的推杆,推杆伸到输送槽的上方,工作时将两根吸管放到工作台的输送槽(输送槽的宽度小于吸管的直径)上,当输送链条的推杆通过时推动吸管,把两根吸管推向薄膜封装机进行包装。已有技术的输送机构依靠操作人员用手工将小吸管插入大吸管中,再把大小吸管一起放到工作台的输送槽上,因此,其存在的缺点一是操作人员多,由于包装速度快,放管劳动比较紧张;二是吸管由于人手接触造成污染,卫生因素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自动放管,操作人员少,成本省,又避免手工接触吸管造成污染的双节饮料吸管包装机自动输送机构。
本发明双节饮料吸管包装机自动输送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中间有输送槽的工作台,正对输送槽的下方安装输送链条,输送链条中安有等距的推杆,推杆头部伸到输送槽的上方,工作台连接薄膜封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工作台的上方安装第二吸管料斗或者同时安装第一吸管料斗和第二吸管料斗,第一吸管料斗和第二吸管料斗的下口针对着输送槽,第一吸管料斗和第二吸管料斗中放吸管。
本发明的双节饮料吸管包装机自动输送机构,在工作台的上方安装了一个 或者两个放吸管的料斗,如果其中一根是带羹匙的吸管,首先由手工将带羹匙吸管(因为带羹匙的吸管自动落料有一定难度)放到输送槽上,再由第二吸管料斗自动投入另一根吸管,若是二根都不带羹匙的吸管,其中一个吸管料斗中放小管,另一个料斗中放大管,料斗的下口针对着输送槽,并且每次只能通过一根吸管,正好落在输送槽上,被输送链条中的推杆推向薄膜封装机构,底下的一根推走后,上头的一根再下来。不用人工放管,节省劳动力,减少费用,避免污染,提高生产效率和卫生指标,文明生产。原来一台机需要6-8个操作人员,而且劳动很紧张、很累,现在只需3-4个人(放带羹匙的吸管)或者仅用一个人(不带羹匙的吸管)向料斗中加料和看好机器,很轻松。
本发明的双节饮料吸管包装机自动输送机构,其第一吸管料斗和第二吸管料斗的上口为大于料斗本体的扩张口,料斗的上口为扩张口,很大,有利于吸管投入,到中下部后自动排列。其第二吸管料斗针对下的输送槽上台面高于第一吸管料斗针对下的输送槽上平台,输送槽上台面高可放小管,上平台低放大管,推杆推动小管正好能自动插入大管,因此,第二吸管料斗针对下的输送槽上台面(放小管)高于第一吸管料斗(相当于吸管壁厚)针对下的输送槽上平台。其所述的推杆与链条输送线夹角β小于90°。要求推杆的头部向前倾斜,该结构适用于第一吸管为带羹匙的吸管,使倾斜的头部推动小吸管,带羹匙吸管一般不要求两根吸管插接起来。其所述的输送链条的链轮是斜置安装,靠近薄膜封装机构一头的链轮位置低,而另一头链轮的位置高。链轮一只高而另一只低,使输送链条斜置安装,主要是考虑若是输送链条中的推杆特别长,避免推杆运行到薄膜封装机构处时刺破包装薄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节饮料吸管包装机自动输送机构安装第二吸管料斗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安装第一吸管料斗和第二吸管料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工作台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输送链条的链轮斜置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推杆与链条输送线夹角β小于90°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双节饮料吸管包装机自动输送机构,如图1-图5所示,包括机架15,机架上安装中间有输送槽2的工作台1,正对输送槽的下方安装 输送链条3,输送链条中安有等距的推杆4,推杆头部伸到输送槽的上方,工作台1连接薄膜封装机构9,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的上方安装第二吸管料斗6或者第一吸管料斗5和第二吸管料斗6,吸管料斗的下口针对着输送槽2,吸管料斗中放吸管16、17。在工作台的上方安装了一个或者两个放吸管的料斗5、6,如果其中一根是带羹匙的吸管18,如图1所示,首先由手工将带羹匙吸管(因为带羹匙的吸管自动落料有一定难度)放到输送槽上,再由第二吸管料斗6自动投入另一根吸管16。若是二根都不带羹匙的吸管,如图2所示,其中一个吸管料斗6中放小管16,另一个料斗5中放大管17,料斗的下口针对着输送槽2,并且每次只能通过一根吸管,正好落在输送槽上,被输送链条3中的推杆4推向薄膜封装机构,底下的一根推走后,上头的一根再下来。不用人工放管,节省劳动力,减少费用,避免污染,提高生产效率和卫生指标,文明生产。原来一台机需要6-8个操作人员,而且劳动很紧张、很累,现在只需3-4个人(放带羹匙的吸管)或者仅用一个人(不带羹匙吸管)向料斗中加料和看好机器,很轻松。其吸管料斗5、6的上口为大于料斗本体的扩张口19、20,料斗的上口为扩张口,很大,有利于吸管投入,到中下部后自动排列。其第二吸管料斗6针对下的输送槽2上台面10高于第一吸管料斗5针对下的输送槽上平台11,如图2所示,在实际产品中,吸管一根大,一根小相配合,所述的一根小是一头直径小可插入大吸管,而另一头仍然要大于大管的内径,避免拔出来,输送槽上台面高可放小管16,上平台低放大管17,推杆推动小管16正好能自动插入大管17,因此,第二吸管料斗6针对下的输送槽上台面10(放小管16)高于第一吸管料斗5(相当于吸管壁厚)针对下的输送槽上平台11。其所述的推杆4与链条输送线12夹角β小于90°。要求推杆4的头部向前倾斜,该结构适用于第一吸管为带羹匙的吸管,如图5所示,使倾斜的头部推动小吸管17,带羹匙吸管18一般不要求两根吸管插接起来。其所述的输送链条的链轮13、14是斜置安装,靠近薄膜封装机构9一头的链轮13位置低,而另一头链轮14的位置高,如图4所示。链轮一只高而另一只低,使输送链条斜置安装,主要是考虑若是输送链条中的推杆特别长,避免推杆运行到薄膜封装机构处时刺破包装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益民,未经杨益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64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