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摆动从动件空间凸轮凹槽的非等径数控加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56399.2 | 申请日: | 2007-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9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5B19/4097 | 分类号: | G05B19/4097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代忠炯 | 
| 地址: | 3151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摆动 从动 空间 凸轮 凹槽 数控 加工 方法 | ||
1.一种摆动从动件空间凸轮凹槽的非等径数控加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生成空间凸轮机构运动关系的3D展开线;
(2)生成3D展开线的数控刀路;
(3)编辑数控程序;
(4)加工空间凸轮工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生成3D展开线的数控刀路,指
用通用CAM软件,对摆动从动件运动轨迹的3D展开线进行数控编程,首先必须对所得到的3D展开线进行旋转,将3D展开线及展开面绕展开方向旋转90°,至展开面中间凸起,并将与展开方向平行的3D展开线的直线部分切割成小直线段,以保证均由小直线段来拟合光滑3D展开曲线的数控加工刀路,拟合的直线段越小,加工刀路精度越高,用三轴铣刀路的轮廓铣加工方式,选用直径为零的铣刀生成加工刀路;
所述步骤(3)编辑数控程序,指
对生成的加工刀路进行后置处理,得到三轴数控程序,并对其进行编辑,在每一个直线加工程序段中插入调用圆加工子程序指令,并根据空间凸轮凹槽宽度尺寸及加工刃具尺寸,手工编写圆加工子程序,该圆的圆心既是上个小直线段的终点,也是下个小直线段的起点,用A替换该程序中的Y,用Y替换该程序中的Z,X不变;并手工加入Z向的进、退刀,即可得到用于空间凸轮凹槽加工的非等径四轴数控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63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像装置
- 下一篇:测量方法、测量系统和测量数据处理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