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银氧化锌触头材料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6371.9 | 申请日: | 200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2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柏小平;王达武;林万焕;张明江;刘立强;颜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1/04 | 分类号: | H01H11/04;H01H1/023;C22C5/06;C22C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4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氧化锌 材料 制备 工艺 | ||
1.一种新型银氧化锌触头材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1)工艺流程:
将银、锌、添加物按一定比例配比后的原料在中频熔炼炉内进行熔化,通过高压水雾化设备进行高压合金雾化,对雾化合金粉进行烘干和氧化调质处理,经等静压后形成等静压锭坯,锭坯在加热炉中进行烧结,烧结锭坯送挤压机挤出板材或丝材,对挤压板材进行表面处理和复银后,进行轧制和冲制成型,对挤压丝材进行拉拔、退火、拉拔到丝材成品,制打铆钉或做成异型材;
2)原料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
基料:
银锭、锌锭;
银和锌的重量百分比为:银94%-85%,锌6%-15%;
添加物:
添加物为下列添加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添加物的含量为材料体系总含量的0.1%-5%:T1-铋、T2-镍、T3-铟、T4-铜、T5-锡;
3)材料体系构成形式:
①银+锌;
②银+锌+一种添加物;
③银+锌+一种以上添加物;
4)技术条件:
①雾化压力:10MPa-50MPa;
②氧化介质:空气;
③氧化时间:1小时-20小时;
④等静压成型压力:50MPa-300MPa;
⑤锭坯烧结温度500℃-930℃,时间2小时-8小时;
⑥锭坯挤压温度600℃-9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银氧化锌触头材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94%的银、6%的锌为原料,在30MPa压力条件下水雾化,在空气中经过7小时的内氧化调质处理,在230MPa的等静压压力下压成锭坯,780℃、8小时进行烧结,然后在750℃的温度条件下挤压成板材,板材进行表面处理复银后,轧制、冲制成型,加工成片状触点;或在760℃的温度条件下挤压成丝材,挤压丝材进行拉拔、退火加工成成品丝材,用于制打铆钉和异型材生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银氧化锌触头材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90%的银、9.7%的锌为原料,并加入0.3%的铋,在39MPa压力条件下水雾化,在空气中经过8小时的内氧化调质处理,在260MPa的等静压压力下压成锭坯,800℃、8小时进行烧结,然后在780℃的温度条件下挤压成板材,板材进行表面处理复银后,轧制、冲制成型,加工成片状触点;或在790℃的温度条件下挤压成丝材,挤压丝材进行拉拔、退火加工成成品丝材,用于制打铆钉和异型材生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银氧化锌触头材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90%的银、9.5%的锌为原料,并加入0.3%的锡,0.2%的铜,在35MPa压力条件下水雾化,在空气中经过12小时的内氧化调质处理,在250MPa的等静压压力下压成锭坯,780℃、8小时进行烧结,然后在790℃的温度条件下挤压成板材,板材进行表面处理复银后,轧制、冲制成型,加工成片状触点;或在800℃的温度条件下挤压成丝材,挤压丝材进行拉拔、退火加工成成品丝材,用于制打铆钉和异型材生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银氧化锌触头材料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85%的银、14%的锌为原料,并加入0.2%的锡,0.3%的锑,0.5%的铟,在45MPa压力条件下水雾化,在空气中经过10小时的内氧化调质处理,在250MPa的等静压压力下压成锭坯,780℃、8小时进行烧结,然后在820℃的温度条件下挤压成板材,板材进行表面处理复银后,轧制、冲制成型,加工成片状触点;或在840℃的温度条件下挤压成丝材,挤压丝材进行拉拔、退火加工成成品丝材,用于制打铆钉和异型材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63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强型九档联体后桥传动结构
- 下一篇:陶瓷复式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