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拉罐饮料的卫生包装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56254.2 | 申请日: | 2007-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7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 发明(设计)人: | 周巽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巽 |
| 主分类号: | B65D17/34 | 分类号: | B65D17/34;B65D85/7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4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拉罐 饮料 卫生 包装 结构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易拉罐饮料的包装技术。
背景技术
易拉罐饮料包装形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其不足在于:人们用嘴饮用罐内的饮料时,该罐与嘴接触的部位不能确保是卫生的,因为,该罐与嘴接触的部位在饮用饮料之前,始终是暴露在外部空间中的,即在该外部空间中的细菌或/和灰尘随时都能够对该罐与嘴接触的部位造成污染。——难以杜绝“病从口入”的这一不卫生的使用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从包装的角度来解决上述“病从口入”的使用问题。
本发明的关键在于:在易拉罐体顶部覆盖黏附了一层防止外界对该易拉罐与人口接触部位造成污染的卫生薄膜,而只有将该卫生薄膜撕卸下来以后才能够用人嘴饮用罐内的饮料。
本发明的特点:防止污染的技术举措可靠易行,实施时的成本增幅极其低廉。
附图说明
图1示意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图2时图1的俯视图。
1:易拉罐体;2:铆钉;3:易拉环;4:易拉盖;5:卫生薄膜;H:卫生薄膜在易拉罐体顶部的下翻黏附深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结构是在现有易拉罐包装的结构基础上,即在结构上包括:
易拉罐体1,定位在易拉罐体1顶部与它平行的位置上的可拉卸易拉盖4,通过铆钉2与易拉盖4连接的并暴露在易拉罐体1顶部外侧的易拉环3,
其特征在于:
A.在易拉罐体1顶部外侧与可拉卸的易拉盖4顶部外侧覆盖黏附了一层除开易拉环3的且占据了易拉罐体1圆形顶部面积一半的卫生薄膜5。——显然,由卫生薄膜5覆盖黏附之处就是能够避免外界污染的范围,而这个覆盖黏附的范围越小,对于解决上述“病从口入”污染问题的可靠性就越小。
B.上述卫生薄膜5在易拉罐体1垂直圆形侧面的下翻黏附深度H大于1公分。——目的是让人嘴的下唇与易拉罐体1的接触部位全部位于卫生薄膜5的覆盖黏附范围之内。
——上述的黏附是指黏附时采用的黏胶材料是:一旦卫生薄膜5被剥离后不会在原来的黏合处留有任何黏胶痕迹的无毒不干胶质材料。一般的文具胶带卷与医用白色胶布就是采用这类“剥离后不会在原来的黏合处留有任何黏胶痕迹的不干胶质材料”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步骤):
A.首先用手从易拉罐体1上剥离卫生薄膜5,并将该卫生薄膜5从易拉罐体1上全部撕卸下来。——露出无污染的与人嘴可以接触的部位。
B.再按照现有技术的常规方法通过易拉环3将易拉盖4拉卸下来后即可用嘴饮用易拉罐体1内的饮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巽,未经周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6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