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自动交换光网络的节点中验证链路属性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54799.X | 申请日: | 2007-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4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魏学勤;宋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H04L12/26;H04L12/24;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小临;吕晓章 |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交换 网络 节点 验证 属性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交换光网络,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自动交 换光网络的节点中验证链路属性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下一代光传送网,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包括三个功能平面,即管理平面、控制平面和传送平面。通 过这三个平面的协作,可以在节点之间提供永久连接PC(Permanent Connection)、软永久连接SPC (Soft Permanent Connection)和交换连接SC (Switched Connection)。同时,通过这三个平面的协作,还提供了自动发现等 智能化功能。
在ASON中,需要通过路由协议将网络拓扑和链路信息泛洪(flood)到整 个网络,使得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知道整个网络的拓扑以及网络中每条链路 的链路属性(Link Attribute)。所述链路属性包括链路的带宽信息、链路的保护 属性和链路的信号类型(Signal Type)等。
在ASON中,将一条双向链路作为两条单向链路来处理,以便与目前的 协议体系兼容,同时也使得ASON可以支持单向业务。该双向链路有两个端 口,两个节点(即,相邻节点)分别连接到这两个端口;对于其中的一个节点来 说,这两个端口分别为本地端口和远端端口。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ASON中 的两个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双向链路,该双向链路被示出为两条单向链路, 并且图中的箭头表示这两条单向链路的方向。如图1所示,节点1和节点2 通过双向链路互相连接,对于节点1,端口X为本地端口(位于节点1内),端 口Y为远端端口(位于节点2内),并且从节点1到节点2(或从端口X到端口 Y)的单向链路为发送链路,而从节点2到节点1的单向链路为接收链路;反 之,对于节点2,端口Y为本地端口,端口X为远端端口,并且从节点2到 节点1(或从端口Y到端口X)的单向链路为发送链路,而从节点1到节点2 的单向链路为接收链路。
在ASON网络建立之后,在节点1和节点2的控制平面中分别保存了各 自的发送链路的本地链路端口属性和远端链路端口属性,其中,本地链路端 口属性由网络管理系统配置给节点的控制平面或者由传送平面自动上报给节 点的控制平面。远端链路端口属性则由远端节点的链路管理协议LMP (Link Management Protocol)通过这两个节点之间的协议交互而获得。因此,作为示 例,在完成链路属性的配置之后,在节点1和节点2的本地链路数据库中分 别保存了如下链路信息:
然后,节点中的链路管理协议模块将上述本地存储的链路信息提供给该 节点的路由协议模块,该路由协议模块通过路由协议而将所述链路信息泛洪 到整个网络。
但是,由于在网络管理系统配置链路属性时丢包、或者由于在控制平面 的交互过程中出现错误等原因,可能出现在两个节点中分别配置的两个单向 链路的对应链路属性(即,双向链路的两个方向上的对应链路属性)不匹配的情 况。为了发现在配置链路属性期间可能出现的错误,目前,由因特网工程任 务论坛IETF规范的LMP协议规定:在将所述链路属性泛洪至整个网络之前, 在网络中的相邻节点之间交换关于由它们分别配置的两条单向链路的信号类 型、本地端口标识和远端端口标识的消息,并且验证这三种链路属性是否互 相匹配。如果发现由这两个节点分别配置的两条单向链路的信号类型、本地 端口标识或远端端口标识不匹配,则产生告警。在国际电信联盟ITU和光网 络互连论坛OIF的相关标准建议中,目前还没有规范任何链路属性验证功能。
然而,除了上述信号类型、本地端口标识和远端端口标识以外,链路的 链路属性还包括该链路的总带宽、可用带宽、可支持的最大相邻级联类型以 及保护属性等;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当由于在网络管理系统配置链路属性 时丢包或者控制平面交互过程中的错误而导致所配置的双向链路的两个方向 上的链路属性不匹配时,不匹配的链路属性并不一定是信号类型、本地端口 标识和远端端口标识三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目前IETF的LMP协议仅仅 规定对上述三种链路属性进行验证而不验证其它链路属性,因此,当双向链 路的两个方向上的其它链路属性不匹配时,这些不匹配的链路属性会通过路 由协议而被原封不动地泛洪到整个网络,从而导致整个网络出现问题,例如, 可能导致新的连接建立失败或者动态重路由失败而回溯(Crackbac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47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旋转式刚性可移动接触网系统
- 下一篇:全互换快装塔节连接耳板焊接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