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开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54442.1 | 申请日: | 200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7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罗梓桂;季海毅;陈志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 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开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开关装置,更详而言之,涉及一种通过逻辑判断结果控制开启或关闭电子系统的电源模块的电源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各企业体都会使用能提供网络服务或进行数据处理的服务器,通过该服务器以执行高效能或需长时间运行的处理工作,因此服务器通常需处于开机状态,但服务器的电源按钮是凸设于机壳前面板上,存有因人为不小心误触进而导致关机的风险,而在现有技术中为降低此一风险,则利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的软件设定方式来锁住服务器前面板的电源按钮功能,但利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设定锁住电源按钮功能时,也同时锁住服务器前面板上其它按钮的功能,若在特殊需求下,服务器必须关机再开机时,则需先将服务器重新启动,再进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下解除服务器前面板的电源按钮功能的锁住设定,并在该服务器关机后,再通过按压该电源按钮重新将服务器开机,如此繁杂的设定方式,则不便于使用者操作。
而另一种现有方式,则是在服务器电源按钮处增设一盖体结构,通过该盖体结构以覆盖该电源按钮,从而防止人为不小心误触该电源按钮而造成关机,然,增设该盖体结构无疑是增加成本,且在特殊需求下要按压服务器电源按钮前,必须先打开盖体再进行按压,按压完毕后又需将该盖体盖上,若未将盖体盖上,则因碰撞该盖体进而导致毁损或易误触电源按钮,同样的,此盖体结构的操作对使用者来说,亦相当不便利。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电源开关以防止人为不小心误触电源按钮而发生关机,且该电源开关便于控制,实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防止人为误触电源按钮而关闭电源的电源开关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电源开启及关闭的电源开关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开关装置。该电源开关装置应用于具有电源模块的电子系统上,该电源开关装置包括第一开关,供触发第一信号;第二开关,供触发第二信号;逻辑判断模块,与该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电性连接,用以接收该第一信号及该第二信号而进行逻辑运算处理;以及控制模块,与该电子系统及逻辑判断模块电性连接,以产生对应该电子系统的开机及关机信号传送至该逻辑判断模块,并可基于关机信号且根据该第一信号所进行的逻辑运算处理而控制开启该电源模块,复可基于开机信号且同时根据该第一信号及第二信号所进行的逻辑运算处理而控制关闭该电源模块。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源开关装置,主要是由逻辑判断模块在电子系统处于关机状态时,仅依据第一开关所产生的第一信号进行逻辑判断,并将逻辑判断的结果传送至控制模块且产生一控制信号;以及在电子系统处于开机状态时,同时依据第一开关所产生的第一信号、第二开关所产生的第二信号以及控制模块所产生的开机信号进行逻辑判断,并将逻辑判断的结果传送至控制模块且产生一控制信号,以对电子系统的电源模块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源开关装置的实施例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电源开关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源开关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以及。
图4为图3所示的可程序逻辑单元采用复杂化可程序逻辑装置设计时的信号配置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1’,1” 电源开关装置
10 第一开关
11 第二开关
12 控制模块
13,13’,13” 逻辑判断模块
130 或门
131 与门
132 可程序化逻辑单元
133 复杂化可程序逻辑装置
2 电子系统
20 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
请参阅图1,如图所示,为本发明的电源开关装置的基本架构方块示意图。本发明的电源开关装置1是应用于具有电源模块20的电子系统2上,该电源开关装置1主要由第一开关10、第二开关11、控制模块12以及逻辑判断模块13所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44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