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153642.5 | 申请日: | 2007-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8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 发明(设计)人: | 饭野智谕;歌川哲之;西川健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琳得科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41M5/26 | 分类号: | B41M5/26;B41J2/475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刚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改写 记录 介质 方法 | ||
1.一种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针对在基材表面上设置可逆性热敏发色层而成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利用激光扫描的、相邻或者邻接重复的线的描画中,在描画了第1条线后描画第2条线时,作为抑制由已经被描画的第1条线的余热以及描画第2条线时的发热的相互干涉引起的记录的退色现象的方法,控制从第1条线的描画开始点到第2条线的描画结束点为止进行描画的时间、以及/或者重复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激光扫描的、相邻或者邻接重复的线的描画中,在描画了第1条线后描画第2条线时,以从第1条线的描画开始点到第2条线的描画结束点为止进行描画的时间为0.2~34msec的方式进行激光扫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激光扫描的、邻接重复的线的描画中,在描画了第1条线后描画第2条线时,以重复宽度为0~60μm的方式进行激光扫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激光的扫描方式是如下扫描方式:利用具有激光源、用于使从该激光源振荡出的激光进行扫描的可旋转驱动的扫描镜、使利用扫描镜扫描的激光收敛的焦点距离补正光学系统的光扫描装置,在可改写记录介质上照射激光束,从而进行规定的描画时,只在连续驱动上述扫描镜、假定为振荡出激光时的激光束的轨迹、即假想激光束实质上进行等速运动的情况下,才使激光振荡而进行激光扫描,从而进行描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具有光吸收热变换层、且根据下式所计算的记录介质表面的激光的光吸收率大于等于40%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所述光吸收热变换层是在可逆性热敏发送层中含有光吸收热变换剂,或者在可逆性热敏发色层之上含有光吸收热变换剂,
100%-(透射百分比+反射百分比)=激光的光吸收率(%)
上式中,透射百分比以及反射百分比是根据JIS K0115对记录中使用的激光进行测定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在基材表面的设置有可逆性热敏发色层的相反面上设置粘接剂层而成的非接触型可改写记录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琳得科株式会社,未经琳得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364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终端、通信控制方法及通信控制程序
- 下一篇:胃肠药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