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压入桩的连接部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3290.3 | 申请日: | 200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3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板垣淳;板垣富士男;张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多摩工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陆锦华;黄启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压入桩 连接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沿桩的压入方向连接支承建筑物或土木结构物体的基础的多根旋转压入桩时使用的连接部件。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支承建筑物或土木结构物体的基础的旋转压入桩而言,通过一边使桩转动,一边对桩头施加载荷并将其压入地中,从而增大在桩的外周面与接触该桩的外周面的地中的土砂之间产生的摩擦,靠该摩擦来支承桩,阻止因建筑物等的载荷而使桩向地中沉入。
并且,在松软的地基或支承地基处于较深位置时压入支承建筑物或土木结构物体的基础的旋转压入桩时,一边对于该压力方向顺次连接多个桩,一边将其旋转压入,将其压至能够充分支承桩的地耐力成为大的值的支承层(支承地基)或者将其压至能够与周围地基之间获得充分的支承摩擦力。
作为桩彼此间的连接装置,在桩为钢管桩的情况下,通过焊接形成的连接为最原始的手段,在现场的焊接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并且,必须由熟练技术人员进行焊接,因此,为了不进行现场焊接,广泛采用了由预先安装在桩上下端部上的一对阴阳连接部件(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来连接的方法。
作为上述连接部件,不言而喻,要求能够稳定获得可靠连接强度并且连接作业容易,无需熟练技术,上述现有技术是满足这种要求的。
但是,通过旋转压入而被打设的桩具有各种直径,在支承例如一般住宅基础所使用的外径例如为114.3mm或139.9mm的程度(是支承大厦等的基础时的桩的外径例如267mm的大致一半)的小径桩中,易于产生不良情况,即对于桩而言,连接部件的直径特别大并向外侧突出,该突出部分会形成压入时的压入阻力或在桩周围形成地基不充分压实的部分,从而不能消除妨碍旋转压入作业顺利进行或在压入作业管理不充分的情况下,在压入作业后不能充分获得支持力的稳定性的担心。
还有,由于在旋转压入时,在桩的打设方向存在瓦砾、石块等障碍物的情况下,要使桩正反转动而排除障碍物,因此,不仅要能对于正向即压入桩的转动方向维持连接强度,而且对于逆向的转动也必须充分确保连接强度及其可靠性。
专利文献1:特开2000-199225号公报(第1~5页,图1~8)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压入桩的连接部件,其能够简化上述连接部件具有的结构,并且,能够可靠、容易地连接桩,另外,能在工厂中在桩的两个端部分别预先安装连接部件,无需在现场进行烦琐焊接作业,在无损于这些优点的情况下,对于桩旋转压入时正反方向的旋转仍具有充分的强度,能够长时间稳定地维持桩彼此间的连接,并且,连接部件采用了不在桩的外周突出的结构,即使在用于小径桩的连接中的情况下,仍能在整个旋转压入地中的桩以及连接部件的外周面与地中的土砂之间产生稳定的摩擦。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旋转压入桩的连接部件是在桩的压入方向连接多个对建筑物等的基础进行支承的旋转压入桩时使用的连接部件,设有阳接头以及阴接头,其中,所述阳接头在上端部具有对于桩的压入方向往桩的下端部安装的安装部,所述阴接头在下端部具有往桩的上端部安装的安装部,与上述阳接头接合,上述阳接头在往桩上安装的安装部的下方具有小径部,在该小径部的外周面上具有向半径方向突出的接合突起,并且上述阴接头在内周面上设有对上述阳接头的接合突起从上端沿桩的轴向进行导引的第一纵槽部、与该第一纵槽部相连并沿桩的圆周方向进行导引的横槽部、与该横槽部相连并沿桩的轴向进行导引的第二纵槽部、以及在该第二纵槽部与上述横槽部的交差部分把阴接头的内外连通的窗,该连接部件由上述阴阳接头以及防拔出件构成,其中,所述防拔出件在使这些阴阳接头接合的状态下,穿过上述窗而被嵌入,限制第二槽部内的上述阳接头的接合突起在上下方向的移动。
还有,使得所述阴接头的外径与要连接的旋转压入桩的外径相等。
再有,在阳接头上设有使所述防拔出件穿过的通孔以及在使所述防拔出件嵌入阴接头的所述窗时与所述通孔连通的通孔,在这些通孔中插入了固定用的销以防止防拔出件脱落。
还有,在形成于所述阴接头中的筒部上的横槽部,使得从第一纵槽部的下端部向第二纵槽部的上端部向上倾斜。
再有,按向下变细的锥状而形成了所述阳接头的小径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旋转压入桩的连接部件,由于通过将阳接头的接合突起插入阴接头的第一纵槽部中并使其转动,从而能够在横槽部中导引接合突起,之后使其进入第二纵槽部,因此,能够简单、可靠地将阳接头的接合突起设定在阴接头的适当的接合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多摩工程株式会社,未经多摩工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32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N维空间二分法的矢量量化器
- 下一篇:具有粘合层的光重定向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