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53140.2 | 申请日: | 200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4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5/00 | 分类号: | G03B5/00;H04N5/232;H04N10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摄影时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摄像机、视频摄像机、搭载于便携式电话中的摄像机中,已经公知有具备对摄影时的手的抖动进行校正的功能而进行变焦或聚焦的摄像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该摄像装置,是将摄像光学系统和手抖动校正机构作为一体并沿光轴方向移动,而进行变焦或聚焦的装置。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393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309209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5-33 1399号公报
然而,在这种摄像装置中,由于手抖动校正机构和摄像光学系统一体地沿光轴方向移动,因此有必要在摄像装置中设置用于使这些部件动作的空隙。为此,很难将备有手抖动校正机构而进行变焦和聚焦的摄像装置充分地进行小型化。特别是,在对载置于移动电话的摄像装置,希望尽可能小型化。
因此,本发明为解决这种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备有手抖动校正机构而进行变焦和聚焦的摄像装置中寻求小型化。
发明内容
也就是说,本发明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与光轴方向垂直的方向使摄像光学系统和摄像元件相对移动而进行手抖动校正的摄像装置中,备有:第1传动机构,其使所述摄像光学系统和所述摄像元件沿与光轴方向垂直的第1方向相对移动;第2传动机构,其使所述摄像光学系统和所述摄像元件沿与光轴方向垂直并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相对移动;移动构件,其借助于所述第1传动机构的动作而与所述摄像光学系统一并向第1方向移动,并借助于所述第2传动机构的动作而与所述摄像光学系统一并向第2方向移动;第3传动机构,其使所述摄像光学系统沿光轴方向相对于所述移动构件而相对移动。
根据该发明,由于备有使摄像光学系统相对于在第1方向和第2方向上移动的移动构件,向光轴方向移动的第3传动机构,因此能够在不在光轴方向移动手抖动校正机构的状态中,使摄像光学系统沿光轴方向移动。由此,在进行变焦和聚焦的情况下,与手抖动校正机构和摄像光学系统同时沿光轴方向移动的情况相比,在光轴方向移动的构件变小,能够减小摄像装置内的空隙,因此能够将装置整体小型化。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摄像装置中,优选为,所述第1传动机构和所述第2传动机构配置为T字状。
按照本发明,通过将第1传动机构和所述第2传动机构配置为T字状,能够将第1传动机构和第2传动机构的驱动部分近接而配置,从而能够较小地构成构件。为此,寻求了装置的小型化。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照相装置中,所述第1传动机构、所述第2传动机构以及所述第3传动机构,借助于压电元件的电子而使轴构件往复移动。
按照本发明,由于备有使摄像光学系统相对于在第1方向和第2方向上移动的移动构件,向光轴方向移动的第3传动机构,因此能够在备有手抖动校正机构而进行变焦和聚焦的摄像装置中,寻求摄像装置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摄像部和手抖动校正机构以及变焦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摄像装置的摄像部和手抖动校正机构和变焦机构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剖面图。
图4是图1的摄像装置与以往技术的比较说明图。
图5(a)~(b)是图1的摄像装置和以往技术的比较说明图。
图中:1-上封盖,2-摄像光学系统,3-第3支撑轴,4-夹具,5-移动构件,6-第2传动机构,7-第2支撑轴,8-第1传动机构,9-位置检测用磁体,10-第3传动机构,11-滑动构件,12-第1支撑轴,13-摄像元件夹具,14-摄像元件,15-霍尔(ホ一ル)元件,16-光斩波器(フオトインタラプタ),17-基板,20、21、22-摩擦卡合部,23-手抖动校正机构,24-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要素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中的摄像部和手抖动校正机构以及变焦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摄像部和手抖动校正机构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III-III的剖面图。图4是图2的IV-IV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能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31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接入终端上实现业务分流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用于测试液压歧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