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与手持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52414.6 | 申请日: | 200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2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郭仓甫;吴敏洁;王明辉;连伟量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04 | 分类号: | G01S1/04;G01S5/02;H04B1/40;H03L7/18;H03D7/00;H03D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球定位系统 接收器 手持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特别是一种整合了码分多址系统(CDMA)的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
背景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原先主要是应用在军事与救援的用途上,而目前则是被广泛地运用在商业领域上。定位服务,使用手机来达成的紧急定位,个人的GPS接收器等等,都是目前通过GPS接收器来完成的新兴产品与服务。因此,市场上存在将GPS功能加入到无线通讯装置的很大的需求。更具体的来说,具有GPS功能与CDMA功能的无线通讯装置是特别受到瞩目的。因此,将CDMA系统与GPS系统整合在一个手持电子装置是有其需求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为手机增加GPS服务的装置。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一种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整合在一个系统中,包括混频器、多相滤波器、通道选择滤波器、模数转换器、参考频率源以及锁相环单元(Phase Locked Loop unit,PLL unit)。混频器,用以降频转换GPS信号来产生包含同相信号与正交信号的中频信号。多相滤波器,用来根据同相信号与正交信号产生中频信号。通道选择滤波器,接收中频信号并从中频信号中过滤掉不需要的频道的信号。模数转换器,用来将通道选择滤波器输出的信号转换为数字输出信号。参考频率源,为模数转换器提供参考频率。锁相环单元接收参考频率,用来给混频器产生频率来进行降频动作。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为一种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包括频率源、单平衡混频器、多相滤波器、通道选择滤波器、模数转换器、第一分频器和第二分频器、锁相环单元。频率源,用来产生具有第一频率的参考频率信号。单平衡混频器,用来降频转换GPS信号来产生同相信号与正交信号。多相滤波器,用来根据同相信号与正交信号产生中频信号。通道选择滤波器,接收中频信号并自中频信号中过滤掉不需要的频道的信号。模数转换器,用来将通道选择滤波器输出的信号转换为数字输出信号,其中模数转换器的取样频率是根据参考频率信号所确定。第一分频器,用预定的数值对参考频率信号分频。锁相环单元,根据第一频率产生并输出频率信号到单平衡混频器的频带上。第二分频器,用来将频率信号的频率除以2后传送到单平衡混频器。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为一种手持电子装置,其整合全球定位系统与移动电话系统,包括移动电话模块、全球定位系统模块、控制器以及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移动电话模块,具有第一参考频率信号,其频率大致是26MHz。全球定位系统模块,具有第二参考频率信号,其频率大致是16.368MHz。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更包括混频器、多相滤波器、通道选择滤波器、模数转换器以及锁相环单元。混频器,用来降频转换GPS信号来产生同相信号与正交信号。多相滤波器,用来根据同相信号与正交信号产生中频信号。通道选择滤波器,接收中频信号并从中频信号中过滤掉不需要的频道的信号。模数转换器,用来将通道选择滤波器输出的信号转换为数字输出信号。锁相环单元,受控于控制器,接收第一参考频率或第二参考频率来产生并输出频率信号到混频器的频带上。
本发明的技术可以使手机拥有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使手机的功能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整合移动电话与GPS系统的手持电子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524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制造方法以及玻璃成型装置
- 下一篇:结合有纳米管的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